蘋果日報 2021/05/21 18:59
美國人美國居港美國人墮梯廣東話普教中廣東話消失cantonese麻雀打牌打麻雀
「碰!」美國人Sue Marguerite以一口流利的廣東話碰了三隻白板,成功加多一番。這位喜歡打麻雀的外國人,洗牌、叠牌、摸牌手法純熟利落,看起來絕非新玩家。她一手打牌的功夫,全是從奶奶身上得來的。Sue在1988年來香港定居開始學習廣東話,後來嫁了香港人,生下的一子一女都早已長大成人,現於美國工作。閒時,她會跟奶奶和朋友湊麻雀腳一起打個痛快,「以前每次我問老公『奶奶到哪裏去了?』老公都說她去了游乾水。」自1992年開始,Sue便跟奶奶學游乾水,打了二十多年,Sue的技術早已非常熟練,「打牌最開心的部份便是跟朋友一起洗牌的時刻,所以我不喜歡自動洗牌的麻雀枱,不能洗牌的設計真糟糕。」
自1992年開始,美國人Sue Marguerite便跟香港人奶奶學打麻雀,如今她的技術已非常熟練。
Sue在美國讀大學,當時關係最要好的兩位女同學都是香港人,二人經常以廣東話溝通,說話速度快,經常邊說邊笑,引起Sue對廣東話的興趣。女友人經常在駕車時播放張國榮的歌曲,Sue輕輕哼起一句「Thanks Thanks Thanks Thanks Monica」,想當年,這是她唯一聽得懂的歌詞。時至今天,王菲、林憶蓮、孫燕姿、周杰倫的歌她都有聽,譚詠麟《一生中最愛》是她最喜歡的廣東歌。縱使年輕時她曾因聽不懂女友人們的對話而生氣,但這樣的經歷令她成了「active listener」,學懂長時間認真地聆聽陌生的語言,從而嘗試去理解及模仿,為她學習廣東話打好了基礎。
大學畢業時,女友人們都要返回香港生活了,她們邀請未有工作的Sue前往香港旅遊。就這樣,Sue於1988年第一次來香港,一來便待上33年。這些年來,她當過英文電視台的天氣小姐、廣告配音員、繙譯師。「我也不知道為何想留在香港,只知道每當我放假回美國探親時,我心裏總會有點難過,不想離開這個地方。」
「要尊重當地人便應學習當地的語言」
80年代的香港,Sue形容當時街頭上沒有人講普通話,電視中也只會出現廣東話及英語。初來甫到,Sue在油麻地廟街一間學習中心學習廣東話,40至50人擠在同一課室,老師用鋼琴聲來教授廣東話音調,同學們都要用卡式帶來錄自己的聲音,再細聽發音是否跟準確。在Sue心目中,由於香港不是她的家,作為外人的她不應指望別人懂得講或聆聽英語,要尊重當地人便應學習當地的語言。
學習初期,Sue走進了一間茶餐廳打算買飯盒,她向侍應說「我要飯」卻發音不準地講了「我要番(faan1)」,對方粗聲粗氣多番問她到底要點甚麼,令她非常緊張,「飯就在眼前,而我卻解釋不到我想要甚麼。」多次類似的經歷令她明白到,學習新語言必須要臉皮千丈厚,「香港人很忙碌,他們不想浪費時間在你身上。」
外國人的外表令她在餐廳中經常受到特殊看待。飲茶時,待應為了減少與她溝通而直接端上比較受外國人歡迎的香片,令她喝不了喜歡的鐵觀音;待應間一見到她便會交託懂英語的同事幫忙招呼,「對方一走過來我便講廣東話,他們通常都會很驚訝,然後很開心聽到外國人講廣東話。我很喜歡跟別人聊天,如果我不懂廣東話的話便交不到朋友了。」
香港人懶音多 「呀」、「呢」尾音最難學
在學習廣東話的過程中,Sue有不同的發現。「我的奶奶不懂英語,但她有一次對我說『我stay喺度』,哇,原來她懂得這英文字嗎?」後來,她發現中英夾雜的情況原來在廣東話中非常常見,除此之外,她還發現香港人懶音多,例如將「美國」讀成「美角」;「你」讀成「里」等,「可能因為身邊人人都是這樣說話,所以令懶音變得普遍。」說到廣東話最困難的部份,Sue認為尾音是最難學,同時是最好玩的部份。「㗎嘛」、「㗎啦」、「呢」、「呀」這些在香港人口中幾乎不用經思考的發音,於Sue的角度而言,卻是充滿難度的挑戰。「我居住了在香港那麼多年,也不覺得自己可以很自然地運用尾音。」講廣東話不如講英語般充滿高低起伏的聲調,廣東話主要靠尾音來表達情緒。以「有冇搞錯」作例子,「有冇搞錯」跟「有冇搞錯呀」已可表達直述、生氣或更複雜的情緒,同時,「有冇搞錯」可解作一般的問句,也可以表達類似「我的天」的意思。「可能很多人都覺得法文和日文聽起來很美,廣東話則比較粗魯點,但我卻認為廣東話更好玩,因為它可以表達很多感情,所以我很喜歡廣東話。」
除了識看、聽、讀廣東話之外,Sue還懂得書寫中文,「人人都說中文字上千個,要學寫中文字非常困難,但我卻認為事實並非如此。」Sue喜歡中文部首包含着意思,同時令人單靠部首便可大概猜度到中文字的意思,例如口字部通常是口語字,食字部的中文字要麼意思跟食物有關,要麼發音差不多。「傳統的繁體字是很美很有意思,但簡體字則失去了其意思,沒有那麼美。」
開YouTube頻道教人講廣東話
三年前,Sue的朋友請她幫忙教廣東話,由於二人見面機會不多,所以朋友提議她拍片上載到YouTube供他觀看,間接令Sue成為了YouTuber。由初時朋友作為她唯一的觀眾,到現在有約8,950位訂閱者,更有部份觀眾的母語是廣東話。當知道有精通廣東話的人留意自己的影片時,Sue的壓力更大,後來她卻發現這是很好的學習機會,「當我遇上不明白的地方時,我會在影片中發問,邀請觀眾留言解答。」她在自己的頻道上形成了小社區,很多熱心的廣東話人都會留言解答,分享或更正Sue的錯誤。現在Sue的YouTube頻道除了會教觀眾講廣東話之外,更會教打麻雀和分享香港的生活與文化。
政府自2008年起大力推行「普教中」,提倡以普通話取代以廣東話為主的母語教學。在大眾擔心廣東話消失之際,Sue同樣不想失去廣東話,「廣東話歷史比普通話更悠久,香港的文化就是廣東話的文化,不可以將兩者分開。假如香港人都講普通話的話,這裏便不是香港了。」
美國人Sue Marguerite於1988年來香港定居,後來嫁了香港人,生下的一子一女都早已長大成人,現於美國工作。
美國人Sue Marguerite在YouTube開設了頻道「Cantonese Corner」,觀眾人講廣東話和打麻雀。
Sue的YouTube頻道:
Cantonese Corner
場地提供:
徐記廚房點心(太子花園街239號地下A號舖)
503工作室
Anna姐、太后、Lisa姐、Eileen、Percy
記者:黃曉楓
攝影:張洛晞
編輯:鄒仲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