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近年,「粵語正字」流傳於香港坊間。這些「正字」的來歷,大多是專欄作家因襲早年未為周密的粵語本字研究,謂之「正字」,推廣者以訛傳訛,由是廣傳,而對這些「正字」的解釋,卻愈傳愈謬,本文稱此現象為「正字亂象」。本文先回顧粵語本字研究的發展,講述香港粵語「正字亂象」之出現,再以坊間流傳的若干「粵語正字」為例,考查其因襲之所由,辨析其錯謬之所在,最後探討「正字亂象」產生的原因。
一、本字研究的發展,正字亂象的出現
粵語本字研究的專著,最早追溯至詹憲慈《廣州語本字》[1]和孔仲南《廣東俗語考》[2]。今日看來,二人考證,錯漏百出,對字音之轉變尤其欠缺合理解釋,然在當時,現代漢語學尚在草創階段,粵語研究未有系統可言,大凡創始者難為功,詹、孔之卓絕者在是,其奠基之功自不可沒,其體例與研究方法尤對後來者影響深遠。
1960至1990年代,學者研究粵語本字,著述層出不窮:羅正平《廣州方言詞彙探源》(1960),區靜寰《粵語本音義考》共三輯(1966、1967、1968),林蓮仙《粵語釋俗》(1970),白宛如《廣州話本字考》(1980),余偉文《對一些廣州話本字的考證》(1984),何文華《廣東方志中之方言詞彙初探》(1985),單周堯《說文所見粵方言本字零拾》(1987),張惠英《廣州方言詞考釋》(1990),黎汉鸿《粤方言词语探源》(1994)。上述著作,考釋粵語本字,大多是就字論字,為本字考釋建立理論者,主要有:李如龍《考求方言詞本字的音韻論證》(1988),詹伯慧《漢語方言及方言調查》(1991)書中所列考本字應注意者,李新魁與林倫倫合著《潮汕方言詞考釋》(1992)緒論有一節「考求方言詞本字應注意的問題」,梅祖麟《方言本字研究的兩種方法》(1995),李如龍《廣州話常用詞裏的幾種字音變讀》(1995),陳伯煇《論粵方言詞本字考釋》(1998)。本字考釋的方法和理論,漸趨完備和成熟,學者開始有系統地深究粵語本字,誠可謂「先修未密,後出轉精」。與此同時,粵港澳的報章時有專欄文章考釋粵語本字,三地都有出版這方面的著書,但作者大多缺乏語言學素養,其考據難免強差人意。這個時期,粵語本字考釋以學者研究為主,粵語本字在坊間不甚流行,「粵語正字」之說鮮有聞焉。
周仕敏(2015):「就廣州話而言,可直接判定繼承自文言詞或與文言詞相同之詞已被學者們幾近窮盡了,再有大量突破性發現之可能性已不大;相反,隨著考證方法之完善,愈來愈多附會於古籍的考訂結論將被證偽。」[3]這解釋了為何二十一世紀再無著作大量考釋粵語本字,學者或細究具體詞語的來源和發展,如:郭必之《香港粵語疑問代詞「點」[tim35]的來源》(2003);或推翻附會古籍的考訂結論,如:周仕敏《粵語字「重」考訂辨誤》(2015);或有系統地深究考本字之方法和理論,如:甘于恩《論漢語方言本字考訂的「四性」——以粵方言為例》(2009),周仕敏《粵語本字考訂之觀念與方法問題鄒議》(2015)。
粵語本字研究的發展,大致如上所述,可證實的本字已幾近窮盡,被證偽的本字將越來越多,然而坊間卻是反向發展,學者研究不甚為眾所知,早年考證有誤的本字卻被當作「正字」來廣傳,而對這些「正字」的解釋,甚或愈傳愈謬,本文稱此現象為「正字亂象」。
近十年來,「粵語正字」之說,連同一堆「粵語正字」,流傳於香港坊間,近年更傳至廣東省內。考究這些「正字」的來歷:專欄作家彭志銘2005年開始在《蘋果日報》和《AM730》撰文傳播「粵語正字」,每篇文章介紹一個「正字」,這些文章結集成書《正字正確》(2006)、《正字審查》(2007)、《廣東俗語正字考》(2009),本本暢銷,粵字愛好者以訛傳訛,由是廣傳,遂至風行,坊間流傳的「正字」,大多由此傳開。彭志銘往往無說明這些「正字」的出處及其為「正字」的根據,若考究之,則大多係因襲詹憲慈《廣州語本字》和孔仲南《廣東俗語考》。由於缺乏語言學素養,尤其不諳傳統的音韻訓詁,彭志銘對詹憲慈和孔仲南考證的本字,莫能辨別正誤,只是因襲其說,而謂之「正字」。此風一開,粵字愛好者從之,既莫能辨別正誤,又不免穿鑿附會,對這些「正字」的解說,甚或愈傳愈謬。今有「正字」推廣者曾焯文正在編撰《粵辭正典》,其募捐計劃曰:「《粵辭正典》為香港粵語正字考明確權威版本,……每一條目均經審慎考據,彷如篇小型論文。既有嚴肅學術考證,……應用文字學、音韻學、訓詁學」云云,筆者行文之際(2016年6月),此書尚未出版,不知內容如何,然而觀其在網台MyRadio主持的節目《粵字匯唐文》(原名《本土粵文》),所講者大多也是坊間流傳的「正字」,且解說或益謬。
二、「正字」不正確,一錯再錯
今以坊間流傳的若干「粵語正字」為例,考查其因襲之所由,辨析其錯謬之所在,體例如下(不包括序號),未見於之前的本字研究著作者,則假定其為專欄作家自己提出。
(1)列出某個「正字」
(2)解說該「正字」所對應粵詞之音義,例句以~代表該粵詞,〔〕內為例句意思;考查「正字」實際音義,與對應粵詞音義不相符,以證其非
(3)【先修未密】(原文援引或節錄)早年未為周密的粵語本字考證
(4)【正字不正確】(原文節錄)專欄作家因襲前說,謂之「正字」
(5)【一錯再錯】(原文節錄)「正字」推廣者復因襲之,其解說之謬或益甚
(6)謬誤辨析:辨析早年本字考證之誤,指出因襲者解說之謬
1、贔屓
pɐi3 ŋɐi3,通常寫作「閉翳」,意謂憂愁、愁悶、心情抑鬱,例句:(1)你唔使~。〔你不必發愁。〕(2)睇佢好~噉,唔知有乜事。〔看他很抑鬱,不知有甚麼事。〕
一說本字是「贔屓」(也作「贔屭」),非也。《廣韻》:「贔,贔屓,壯士作力皃,平祕切」,「屓,贔屓,虚器切」。根據《廣韻》與粵語之演變規律,「贔屓」當讀pei6 hei3,釋義「壯士作力皃」,無「憂愁」義,音義均不合pɐi3 ŋɐi3。
此說出自孔仲南《廣東俗語考》,彭志銘《正字正確》因襲其說,以為「正字」,由是傳開,坊間以訛傳訛,遂至廣傳。
【先修未密】孔仲南《廣東俗語考·釋性質》(1992) 贔屭:讀若蔽翳。愁苦之狀。『西京賦』巨靈贔屭『注』作力貌。一曰雌鼇。此物好負重。今碑下龜跌者是。粵人借此以喻愁苦也。[4]
【正字不正確】彭志銘《正字正確》(2006) 贔:「贔」,音「閉」,……「閉翳」是錯字,正寫是「贔屭」(屭,音「翳」)。……因贔屭常負重物而彈動不得,好不自在,所以引申為「愁困難過」了!
謬誤辨析:孔仲南「(贔屭)讀若蔽翳」殊欠解釋,「粵人借此以喻愁苦也」不知何據,彭志銘因襲其說,直言「(贔屭)音蔽翳」,解說「因贔屭常負重物而彈動不得,好不自在,所以引申為愁困難過」云云,也只是據「粵人借此以喻愁苦也」之臆說。
2、怫㥜
承上條。pɐi3 ŋɐi3,一說本字是「怫㥜」,亦非。《廣韻》:「怫,怫㥜,扶沸切」,「㥜,怫㥜,不安也,于貴切」。「怫㥜」粵語當讀fɐi3 wɐi6,釋義「不安」,與「憂愁」義異,未可謂pɐi3 ŋɐi3之本字。
此說出自詹憲慈《廣州語本字》,彭志銘《廣東俗語正字考》錄之。「怫㥜」不如「贔屭」流傳之廣,蓋「怫㥜」之說平實,不若「贔屭」之說嘩眾取寵,坊間好獵奇也,然亦有故作嚴謹者以「怫㥜」為「正字」。
【先修未密】詹憲慈《廣州語本字·卷十九》(1995) 怫㥜:怫㥜者,憂悶也。俗讀怫㥜若閉翳。《集韻》怫㥜,心不安也。怫,父沸切,音費姓之費。㥜,于貴切,音胃。今讀若閉翳,音之轉耳。[5]
【正字不正確】彭志銘《廣東俗語正字考》(2009) 怫㥜:「怫」,國音「廢」,作「心不安」解,也可讀「痺」,是「悖逆」之意。「㥜」,音「衛」,作「不得志」和「心不安」的意思。《集韻》:「怫㥜,心不安」也。「怫㥜」,國音「痺衛」,與粵音「閉翳」聲韻俱近,轉音而成,是可以接受和理解的。
【一錯再錯】曾焯文《反駁陳凱文〈講乜『閉翳』〉》(2014) 怫,《廣韻》扶沸切,得出fai3音。古無輕唇音(f,v),只有重唇音(b,p),故怫古代當讀bai3,與「閉」同音,而粵語「怫㥜」的「怫」保留古音。bei 與bai不過一音之轉。「怫㥜」的「㥜」同「閉翳」的「翳」現代粵音皆作ngai3,粵語同古漢語中的w音及ng音在不少情況可以互通。例如「為」音wai6或wai4;字根相同的「偽」卻讀ngai6,再看字根「委」。委、諉、萎全部音wai(調可能不同);逶、魏、巍全部音ngai(調可能不同)。再以字根「圭」為例:哇、娃、蛙、窪全部waa1;崖、捱、涯全部音ngaai4。足見w與ng在古語中可能互通,「㥜」可讀成「胃」wai6,又可讀成「翳」ngai3,毫不出奇。以上示範字根追音法。[6]
謬誤辨析:「㥜」粵音wɐi6,wɐi6與ŋɐi3之音轉,絕非一句「音之轉耳」便可輕輕帶過,「㥜」是云母字,云母字廣州話聲母無讀ŋ者,詹憲慈「俗讀怫㥜若閉翳」殊欠解釋,不足取信。彭志銘「國音與粵音聲韻俱近而音轉」云云,根本缺乏音韻學常識,非常用字的粵語審音,乃據韻書反切,按演變規律來推導,而非根據國語來猜測。曾焯文以「古無輕唇音」,認為「怫」保留古音讀pei3,「一音之轉」為pɐi3,尚可自圓其說,但論證「㥜」音ŋɐi3所用的「字根追音法」,以聲符來猜測現代音,也是缺乏音韻學常識,諧聲原則乃用於構擬上古音,而非推導現代音。此條陳陳相因,解說愈後愈謬。
3、奲窕
粵語「他條」(借音t’a1 t’iu4)意謂清閒、舒適,例句:每週先至六節課,幾~噃。〔沒週才六節課,夠清閒了。〕
粵語「嗲吊」(借音tɛ2 tiu3)形容人做事拖沓、責任心不強。
詹憲慈考「嗲吊」本字為「奲窕」,誤矣,辨析見下文。彭志銘既因襲詹憲慈,又附會曰「他條」也是「奲窕」之音轉,曾焯文復因襲彭志銘,以之為「他條」正寫。
【先修未密】詹憲慈《廣州語本字·卷二十三》(1995) 奲窕:奲窕者,寬緩而不敏疾也。俗讀奲若爹上去聲,讀窕若釣。《玉篇》:「奲,寬大也。」《淮南》:「布之天下而不窕。」注:「窕,緩也。」寬緩而不敏疾,是謂「奲窕」。《集韻》:「奲,齒者切。」
【正字不正確】彭志銘《廣東俗語正字考》(2009) 奲窕:廣東俗語裏,指一個人「悠悠閒閒」,謂之「他條」。指一個人「不在乎」及「不認真」,稱為「唔嗲唔吊」(或「嗲嗲吊」)。粵方言專家詹憲慈的《廣州語本字》內,有一條「奲窕」,作「寬緩而不敏疾」解,並說「奲」俗讀若「爹」上去聲,而「窕」讀若「釣」。……上述種種跡象,我相信,「奲窕」之「嗲吊」,也是「他條」之音轉正字。
【一錯再錯】曾焯文《粵語振城邦》第七集(2013) (他條)「條」字正寫「窕」,「窕」除了解「窈窕美好」之外,亦可解「悠閒」或「鬆動」,《爾雅》有云「窕,閒也」,《荀子•賦論篇》「充盈太宇而不窕」即是「無鬆動位」咁解。「他」字正寫「奲」,《廣韻》和《玉篇》解作「寬大」。[7]
謬誤辨析:「奲窕」毫無文獻記載,音既不合「嗲吊」,詹憲慈訓「寬緩而不敏疾」亦誤。
「奲」,《廣韻》「齒者切」、《集韻》「昌者切」,粵音均是ts’ɛ2。詹憲慈「俗讀奲若爹上去聲」(tɛ3)殊欠解釋。「窕」,「徒了切」,定母篠韻上聲,粵音t’iu5。黃錫凌《粵音韻彙》「窕」注t’iu5、tiu6二音。(筆者按:據「濁上變去」,「徒了切」可讀tiu6。)
詹憲慈「寬緩而不敏疾」,「緩」當為「緩慢」義,詹氏引高誘注「窕,緩也」為證。考查原文及注語,《淮南子•要略》:「故置之尋常而不塞,布之天下而不窕。」高誘注:「窕,緩也。布諸天下,虽大不緩也。」可見,「窕,緩也」並非「緩慢」義,而是「間隙」義,高注從《爾雅•釋言》云「窕,閒也」,閒、緩之義相因也。《漢語大字典》「窕」字條可資參考:「間隙;不充滿。《荀子•賦篇》:『充盈大宇而不窕,入卻穴而不偪者與?』王念孫雜志:『窕者,間隙之稱,言充盈大宇而無間隙也。』《大戴禮記•主言》:『七者布諸天下而不窕,內諸尋常之室而不塞。』孔廣森補注:『窕,不實也。』《呂氏春秋•適音》:『不充則不詹,不詹而窕。』高誘注:『窕,不滿密也。』」
詹憲慈考「嗲吊」本字為「奲窕」已誤;彭志銘因襲詹憲慈,復又附會「他條」;曾焯文復因襲彭志銘,而謂「他條」正寫「奲窕」。
4、
眼皮跳(跳,音條),眼瞼震顫,民間有「左眼跳財,右眼跳災」之說。
「眼皮跳」,詹憲慈考「跳」本字「」。其實「」是「跳」的古代俗字,首見於遼代僧人釋行均《龍龕手鑑》:「,跳俗字」。「跳」,《廣韻》「徒聊切」,粵音t’iu4。清初粵語韻書《分韻撮要》「跳」讀陰去聲,今廣州話「跳」便是讀陰去聲t’iu3。
【先修未密】詹憲慈《廣州語本字·卷五》(1995) 眼皮:眼皮者,眼皮跳也。俗讀若條。《篇韻》,跳也,音條。眼皮古謂之瞤,《西京雜記》目瞤得酒食。或作眼眉,非是。
【正字不正確】彭志銘《正字審查》(2007) :「眼皮跳」的「跳」字,正字應是「」。「」,讀音「條」,字典注解「,是跳的俗字」,其實,「」,是「急促的抽搐抖動」,跟「跳」是有區別的。」
【一錯再錯】曾焯文《粵語振城邦》第七集(2013) (眼眉條),這個條音字可寫「跳」,皆因「跳」有上下起伏、高低閃動的意思,但準確來講,要寫「」,這個「」字解作「急促的抽搐抖動」的意思,與「跳」有點分別。[8]
謬誤辨析:「」同「跳」,只不過「跳」字廣州話讀陰去聲t’iu3,而「眼皮跳」一詞保留《廣韻》「徒聊切」的t’iu4音。彭志銘因襲詹憲慈之說,又要強解二字有別,曾焯文又復因襲彭志銘之說,一錯再錯。
5、者
「嘢」jɛ5,粵語代詞,指「東西」、「事情」、「傢伙」(指人及物,指人時有貶意),例句:(1)有~睇。〔有東西看。〕(2)做~。〔幹活兒。〕(3)呢個~真唔聽話。〔這傢伙真不聽話。〕
「乜嘢」mɐt7 jɛ5意謂甚麼。潘永強認為,mɐt7 jɛ5是mɐt7 kɛ2 jɛ5的快讀省音,而kɛ2 jɛ5是「者」的方音異讀。其說大謬,曾焯文卻因之以「者」為jɛ5「正字」。
【正字不正確】潘永強《廣府俗語探奇》(2005) 粵語這個mɐt7 jɛ5,其實是mɐt7 gɛ2 jɛ5的快讀省音,gɛ2 jɛ5實為「者」的方音異讀。jɛ5只是「者」的延長音節。「者」現在粵音讀dzɛ2,普通話讀音讀zhě,怎會是gɛ2(jɛ5)?原來古漢語並無dz-或dʒ-音,現在以dz-或dʒ-發音的字,古時主要以d-或t-發音,故「者」古讀dia,從「者」的字如「都」、「堵」、「豬」都讀dia。「都」、「堵」現在的音節dou(粵音)、du(普通話讀音),均為古音的遺存變化。但有趣的是,古以d-、t-發音而後世轉以dz-或dʒ-發音的字詞又每可讀g-音,如「合」古有həp、gəp,但以「合」為聲符的「答」卻讀dəp、「塔」讀təp,而「鴿」普通話和粵音都讀g-。……mɐt7 gɛ2 jɛ5快讀時每變成mɐt7 g(ɛ)2 jɛ5甚至最終省讀成mɐt7 jɛ5。
【一錯再錯】曾焯文《本土粵文》ep4(2014) 「嘢」字,據潘永強考證,是「者」的延長音節。古代無z音,z音前身是d/t音,在(厶者)這個語境裡面,z的前身d/t又同古代的g音相通。「者」字根的「者」、「堵」、「都」古音dia,「堵」、「都」今仍音dou。「合」字根有:拾zap、答dap、塔tap、蛤gap。從「合」字根的聲母可見z、d、g在古代可能相通。[9]
謬誤辨析:潘永強的「考證」,通篇以一知半解的語言學知識來亂解。「原來古漢語並無dz-或dʒ-音,現在以dz-或dʒ-發音的字,古時主要以d-或t-發音」云云,顯然是對「古無舌上音」一知半解之說,亦不知「者」是章母字,不適用「古無舌上音」理論。「故『者』古讀dia,從『者』的字如『都』、『堵』、『豬』都讀dia」不知何據,高本漢、王力、董同龢、周法高、李方桂、鄭張尚芳的上古擬音,都沒有將「者」、「都」、「堵」、「豬」均構擬成「dia」(潘永強論古音而不用國際音標,其所謂「dia」並非國際音標的dia)。同聲符字,今音聲母不同,皆是漢語方言各循其演變規律所致,粵語的古漢語來源主要是中古層,端母字「都」、「堵」廣州話聲母讀t,知母字「豬」、章母字「者」廣州話聲母讀ts,皆循粵語演變規律而致。諧聲原則用來構擬上古音而非推導現代音,潘永強缺乏音韻學常識,乃以聲符來解釋現代音。曾焯文的解說,全然因襲潘永強之亂解,得出「z、d、g在古代可能相通」的猜想。
6、徂
「咗」tsɔ2,助詞,用在動詞後,表示動作已經完成,相當於普通話的「了」,例句:(1)食~飯。〔吃了飯。〕(2)佢嚟~。〔他來了。〕
有說本字是「徂」或「」(也作「」),皆誤。
《廣韻·上平聲·模韻》:「徂,往也,昨胡切」。「徂」,從母模韻,從母是全濁聲母,粵語「濁音清化」規律大致以平上與去入為分界,前者變為送氣音,後者變為不送氣音,從母平聲字讀ts’,模韻字大多讀ou、其餘讀u,廣州話無ts’u這種音節,故「徂」當讀為ts’ou4。「徂」是動詞,「往」義,與助詞「咗」無關。
《說文》:「,且往也。」段玉裁注:「且往,言姑且往也。匆遽之意。」《廣韻·去聲·暮韻》:「,往也,昨誤切。」周祖謨校勘記:「,《說文》作」。「」,從母暮韻,如上理(暮韻是模韻的去聲),粵語當讀tsou6,《廣韻》「」屬「祚小韻」可為佐證。《說文》釋義「且往」,《廣韻》釋義「往」,皆與助詞「咗」無關。
「」字說出自於詹憲慈《廣州語本字》,彭志銘《正字審查》因襲其說,又說另有「徂」字亦是,曾焯文取筆畫較簡的「徂」為「正字」,坊間流傳的正是「徂」字。
現代粵語完成體詞尾「咗」,出現年代頗晚,十九世紀文獻尚不常見,余靄芹找到《散語四十章》(1877)中的一個例子,大概是最早的記錄。[10] 「咗」的來源至今不明,其為晚近始有之詞則應無疑,與古代的「徂」等詞不會有直接聯繫。
【先修未密】詹憲慈《廣州語本字·卷一》(1995) 事幹過:事幹過者,言其事已往也。俗讀若阻。《字彙補》:「往也,音祚。」,古作祖。《後漢書•馬成傳》:「祖,徂也。」《史記•五帝紀》:「黎民阻饑。」索隱:「阻、祖聲近。」此「」所以讀若「阻」也。廣州凡言事之已過者,皆曰。
【正字不正確】彭志銘《正字審查》(2007) 徂:「咗」字的正寫,有說是「」,《廣韻》解為「往」也,是「已經成為過去」之意。《漢語大字典》說「」是「」的訛字,《說文解字》:「,且往也」,那即是說,「」也是個異體字,「」才是正寫。另有「徂」字,也是讀「咗」音,及解作「往」也,並有「已過去」的意思。
【一錯再錯】曾焯文《本土粵文》ep16(2014) (字根追音法)「徂」字根「且」,「且」字根者有「祖」、「阻」,所以「徂」讀「咗」毫不出奇,《廣韻》「昨胡切」可為佐證,《康熙字典》解作「往也」。例子:《詩經•小雅•小明》:「我征徂西。」意謂「我征伐咗西方。」《後漢書•馬援傳贊》:「徂年已流,壯情方勇。」宋•陸遊《病少愈偶作》:「但恨著書終草草,不嫌徂歲去堂堂。」[11]
謬誤辨析:詹憲慈列舉的書例,均是古音相近而通假,不能證廣州音「俗讀若阻」。詹憲慈論音本誤,彭志銘直言「讀『咗』音」,因襲詹氏之說,卻又不提詹氏之論。「徂」表示「往」是動詞(「我征徂西」),表示「已往的、過去的」是形容詞(「徂年已流」、「不嫌徂歲去堂堂」),各人均不辨詞性。曾焯文的「字根追音法」更為荒謬,上文已辨,不贅,其引「昨胡切」佐證「徂」音tsɔ2,顯然不識韻書反切與粵語之演變規律。
7、尐
「啲」ti1(又音tit7),助詞(含複數義),表示一點、一些,例句:(1)畀~佢。〔給他一點兒。〕(2)呢種藥貴~。〔這種藥貴一些。〕
有說本字是「尐」,非也。《廣韻·入聲·薛韻》:「尐,《說文》少也。姉列切。」《方言·卷十二》:「尐,小也。」「姉列切」當讀為tsit8(除「必」字外,it韻母陰調字廣州話皆讀下陰入),音不合「啲」。按《說文》和《方言》,「尐」義為「少」或「小」,是形容詞,「尐」罕見於文獻,無書例佐證「尐」有助詞用法。
此說出自孔仲南《廣東俗語考》,彭志銘《正字正確》因襲以為「正字」,曾焯文又誤解「古無舌上音」以論證「尐」可音tit7,陳陳相因,解說愈錯,流傳愈廣。
【先修未密】孔仲南《廣東俗語考·釋情狀》(1992) 尐:—讀若顛入聲。少也。『說文』—。子列切。少也。重言之曰——咁 多。又爭—多。俾—添。開—。埋—。高—。低—。皆言少也。
【正字不正確】彭志銘《正字正確》(2006) 尐:「尐」,注音「子列」切,解作「少」也!「高啲」(高些少)、「爭啲」(爭少許)、「個啲」(那些),就是「尐」啦!
【一錯再錯】曾焯文《本土粵文》ep16(2014) 參考彭志銘《正字正確》,「啲」正字是「尐」。《集韻》「子列切」。《說文解字》:尐:少也。《馗書》:鳳之馮風也,尐雛不能群,故卒從以萬數。《說文解字》譚長說,沙或從尐。廣東話有從z音變成d音的現象。根據清代學者錢大昕所云「古無舌上音」,舌上音「知」、「徹」、「澄」,即係z/c音,中古和上古漢語只有舌頭音「端」、「透」、「定」,即係d/t音。字根追音法:啅卓 doek coek、都諸 dou ze、登橙 dang can、雕周 diu zau、滴摘 dik zak,可見d同z好多時都相通。[12]
謬誤辨析:孔仲南「尐讀若顛入聲」審音誤矣。彭志銘既引「子列切」,卻不知「子列切」為何音,連基本的反切原理也不識,只是因襲孔仲南之說。
曾焯文解釋雖詳,卻是通篇亂解。誤解書例:「尐雛不能群」猶言「少(小)雛不能群」,「尐」是形容詞,與助詞「啲」無關。誤解「古無舌上音」:以為舌上音等同聲母ts、ts’,不知粵語ts、ts’、s這組聲母來自中古的舌上音、齒頭音、正齒音,又不審「尐」是齒頭音精母,根本不適用「古無舌上音」理論。杜撰「字根追音法」:諧聲原則乃用來構擬上古音而非推導現代音,曾焯文所例舉的各組字,聲符相同而聲母不同,乃循粵語演變規律所致,而其所謂「字根追音法」是用聲符來推測現代音,得出聲母相通的結論,顯然缺乏音韻學常識,這種「字根追音法」實為杜撰。
8、恁
粵語謂如此曰「咁」,有kɐm2、kɐm3二音,《廣州話方言詞典》以「噉」kɐm2和「咁」kɐm3區別之,坊間一般均寫作「咁」。「咁」和「噉」都是假借字。
詹憲慈考本字為「恁」,誤矣。「恁」本義是思念,《廣雅·釋詁二》:「恁,思也。」《玉篇·心部》:「恁,念也。」後世多見於方言,表示如此、那個、怎麼等。《正字通·心部》:「恁,俗言如此也。」清·劉淇《助字辨略》:「恁,方言,此也。」。《廣韻》「恁」有「如林切」和「如甚切」二讀,對應粵音jɐm4和jɐm6。綜上所述,「恁」義合、音不合,未可謂「咁」之本字。
【先修未密】詹憲慈《廣州語本字·卷一》(1995) 恁樣:恁者,如此也。俗讀恁若紺。或寫作咁,誤也。《朱子語錄》「聖人作易,教人去占,占得恁地便吉,恁地便凶。」所謂「恁地」即恁樣也。廣州人以咁為恁,不知恁之為本字耳。……《正韻》:「恁,忍甚切。」今讀若紺,音之轉耳。」(筆者按:原文過長,僅作節錄。)
【正字不正確】彭志銘《正字審查》(2007) 「咁」的正字是「恁」。「恁」,絕非方言,而是優雅的古漢字,宋代歐陽修之《玉樓春》:「已去少年無計奈,且願芳長恁在。」便早將「恁」字入詞,作「如此這樣」解矣!
【一錯再錯】曾焯文《本土粵文》ep16(2014) 咁gam=>恁yam,一音之轉,轉一轉聲母,(恁)就變成「咁叻」的「咁」。《廣韻》《集韻》《類篇》如林切,音壬。《博雅》思也。辛棄疾《沁園春》君非我,任功名意氣莫恁徘徊。柳永《定風波》早知恁麼,悔當初不把雕鞍鎖。《董西廂》八:恁時方有音書至。[13]
謬誤辨析:「恁」是日母字,聲母難以轉讀k,絕非一句「音之轉耳」便可輕輕帶過,詹憲慈未免濫用聲轉。彭志銘因襲其說,卻不提讀音不合的問題,又「絕非方言,而是優雅的古漢字」云云,不審「恁」表示如此、那個、怎麼等,確是後世的方言用法。曾焯文嘗試解釋音轉,但也只是「一音之轉」而已。
9、焉
「邊」pin1,相當於普通話「哪」,例句:(1)你要~份?〔你要哪一份?〕(2)~啲最好?〔哪些最好?〕
「邊度」意謂哪裡,「邊個」意謂誰,「邊日」意謂哪天。
坊間流傳,「邊」正字為「焉」,以訛傳訛也。此說最早出自詹憲慈《廣州語本字》,彭志铭《廣東俗語正字考》因襲以為「正字」,主張此說者,從無解釋「焉」何以讀「邊」。
【先修未密】詹憲慈《廣州語本字·卷三》(1995) 焉:焉者,何處也。俗讀焉若邊、若躂。《顏氏家訓•音辭》引葛洪《字宛》:焉,何也,《詩》「於焉逍遙」謂「於何逍遙」也,「焉」音「於愆反」。今讀若邊,音之轉也。《集韻》,地之區處也,音搨。廣州語之「邊日」、「邊個」皆本作「焉」。
【正字不正確】彭志銘《廣東俗語正字考》(2009) 焉道:「去邊度」的「邊」字,正寫是「焉」,本音是「煙」,《廣韻》:「焉,何也」,《詩經》及《左傳》等古籍,不時以「焉」字作「表示疑問」之用,《辭源》並注釋為「猶今謂「哪里」。
【一錯再錯】曾焯文《本土粵文》ep16(2014) 「邊」bin正寫「焉」jin。jin同bin押韻,聲母有時一音之轉,就變成jin、bin相通。[14]
謬誤辨析:詹憲慈「俗讀焉若邊」殊欠解釋,聲母由j變為p,絕非一句「音之轉也」可輕輕帶過,彭志銘因襲其說,曾焯文嘗試解釋音轉,但也說不出甚麼道理,也只是「一音之轉」云云。
10、厶
粵語代詞mɐt7,通常寫作「乜」,「甚麼」之意,例句:(1)~都唔要。〔甚麼都不要。〕(2)叫~名?〔叫甚麼名字?〕
潘永強提出,「乜」是「厶」的音變結果。其說大謬,曾焯文乃因襲之。
「厶」與粵語代詞「乜」毫無關係。「厶」是「私」古字。《說文》:「厶,姦衺也。韓非曰:『蒼頡作字,自營爲厶。』」段玉裁注:「公私字本如此,今字私行而厶廢矣。私者,禾名也。」「私」取代「厶」通行後,「厶」又借為「某」字俗寫。《玉篇》:「厶,厶甲也。」宋·陸遊《老學庵筆記》卷六:「今人書某為厶,皆以為俗從簡便,其實古某字也。」
【正字不正確】潘永強《廣府俗語探奇》(2005) 廣府人習慣稱「甚麼」為「乜」(mɛ1)。粵語的「乜」乃是「厶」的間接音變結果,而「厶」即「某」的古字。「某」(或「厶」)本為一個不定指示詞,其後也可用作「甚麼」含義的疑問詞,例如宋謝庭芳《辨惑論》:「如占疾,茍能斷其安危,決其吉凶可也。今也,必曰厶神禍之,厶神祟之。」「厶神」、「厶鬼」即何神何鬼,也就是粵語所說的「乜神」、「乜鬼」。除「乜」之外,廣府人稱「甚麼」每說「mɐt7」,這個「mɐt7」事實上就是「某」(厶)的直接音變。「某」(厶)古代讀「mə」,讀促音時變成「mət」,與「mɐt」只一聲之轉。
【一錯再錯】曾焯文《本土粵文》ep16(2014) 「乜嘢」正寫「某者」或「厶者」。厶,《集韻》莫後切,上厚,明。通某。《穀梁傳•桓公二年》「蔡侯鄭伯會于鄧。」范甯註云:「鄧,厶地。」陸德明釋文:「本又作某。不知其國,故云厶地。」宋謝庭芳《辨惑論》:「如占疾,茍能斷其安危,決其吉凶可也。今也,必曰厶神禍之,厶神祟之。」[15]
謬誤辨析:「厶」字解釋如上,不贅。潘永強通篇誤解:「乜」讀mɛ1時,其實是「乜嘢」mɐt7 jɛ5的合音,而非「厶的間接音變結果」;「厶即某的古字」誤矣,「厶」是「私」古字,後世乃俗寫「某」為「厶」;「厶神、厶鬼即何神何鬼」乃誤解書例,謝庭芳「厶神禍之,厶神祟之」猶言「某神禍之,某神祟之」,同是宋代人的陸遊「今人書某為厶」可為佐證;「某(厶)古代讀mə」不知何據,「某」是明母厚韻,大多數音韻學家(高本漢、王力、邵榮芬、鄭張尚芳、潘悟雲)將「某」的中古音擬為məu,未見擬為mə者。曾焯文所引資料,皆說明「厶」古同「某」,卻仍謂「『乜嘢』正寫『某者』或『厶者』」,一味因襲潘氏誤說。
11、怎
「點」tim2,粵語疑問詞,相當於「怎麼」、「怎麼樣」,例句:(1)呢個字~寫?〔這個字怎麼寫?〕
(2)你話~就~。〔你說怎麼樣就怎麼樣吧。〕
詹憲慈謂「點」本字為「怎」。然而,「怎」tsɐm2與「點」tim2讀音相差頗遠,詹氏之說,既無解釋音轉,亦無文獻佐證,其謂「俗讀怎若點」,只是武斷之言,不足取信。曾焯文因襲詹憲慈之說,又以「古無舌上音」之理,謂「怎」讀「點」乃保存上古音云云,不審「怎」乃宋代俗語,《廣韻》和《集韻》皆不收「怎」字,金代韓道昭《五音集韻》始收之,根本無上古音可言。
【先修未密】詹憲慈《廣州語本字·卷一》(1995) 怎樣:怎者,如何也。俗讀怎若點。《五音集韻》子吽切。語辭也。此字揚州人讀爭上聲,吳人讀尊上聲,金陵人讀津上聲,河南人讀如樝。各從鄕音而分也。廣州讀若「點」,或寫作「點」,幾忘「怎」為本字矣。
【正字不正確】曾焯文《本土粵文》ep16(2014) 「點」正寫是「怎」。古代無z音,只有d/t音,所以z與d/t到了現代廣東話就相通。[16]
謬誤辨析:見上文。
12、葳蕤
粵語「威水」一詞,今日一般用作「威風」之意,另有兩義已甚少用:顯眼,醒目。
文若稚提出「威水」本字為「葳蕤」,彭志銘因襲以為「正字」,坊間不審其非而廣傳。
《廣韻》「葳,葳蕤。於非切」,「蕤,葳蕤,草木華垂皃。儒隹切」。按《廣韻》與粵語演變規律,「葳蕤」當讀為wɐi1 jœy4。《漢語大詞典》「葳蕤」訓釋共有八義,最為詳盡:(1)草木茂盛枝葉下垂貌;(2)羽毛飾物貌;(3)華美貌、艷麗貌;(4)柔弱貌;(5)萎頓貌;(6)「萎蕤」亦寫作「葳蕤」,借指鎖;(7)古代一種首飾;(8)草名,即萎蕤。可見,「葳蕤」音義均不合「威水」。
【先修未密】文若稚《廣州方言古語選釋續篇》(1993) 葳蕤:衣著穿戴得艷麗鮮明,惹人矚目,廣州口語譽之曰「威水」。本字應作「葳蕤」。「葳」,於非切,音威;「蕤」,懦錐切,音水。《辭源》訓釋共有三義:紛披貌;鮮麗貌;萎頓貌。廣州話「威水」一詞,用的正是「鮮麗貌」。[17]
【正字不正確】彭志銘《廣東俗語正字考》(2009) 葳蕤:「威水」,是廣東話的注音字,正寫是「葳蕤」。「葳」是草名;「蕤」,是「草木花下垂」之貌,或指「下垂的裝飾物」。「葳蕤」合併,則變成「形容羽飾的華麗」及「茂盛」解。以前,廣東話的「威水」,是用來讚許人家衣著光鮮艷麗,惹人矚目而已!後才引伸為「出眾及受人愛戴兼有懾人氣度的威風」。
【一錯再錯】曾焯文《粵字匯唐文》ep20(2014) 「威水」正確寫法是「葳蕤」。……引伸為威風。南朝梁沉約《九日侍宴樂遊苑》詩:「虹旌迢遞,翠華葳蕤。」宋沈遘《贈李審言》詩:「使節葳蕤出漢宮,我方受瑞守江東。」即係:使節好威水咁代表漢室出使。[18]
謬誤辨析:「葳蕤」解釋如上,不贅。粵語在形容詞後加一「水」字,這種結構甚為常見,如「叻(借音lɛk7)水」、「醒水」、「老水」、「掂(借音tim6)水」,「抆(借音mɐn3)水」等等,「威水」正是威風之意,不必附會「葳蕤」。衣著光鮮也是「威風」的一種表現,當然也是「威水」的一種用法,然以此為「威水」舊義之全部,就以偏概全,有失嚴謹了。文若稚考據強差人意,「懦錐切,音水」亦誤(「懦錐切」粵音jœy4),彭志銘只是因襲其說,曾焯文強說「(葳蕤)引伸為威風」並誤解書例,《九日侍宴樂遊苑》和《贈李審言》的「葳蕤」實為「羽飾貌」義,《漢語大詞典》「葳蕤」釋義「羽毛飾物貌」錄此二例,可資參考。
13、㨮膺
粵語「兜巴星」意謂用巴掌打人,一般是掌摑。「兜」是「迎著;朝著」之意,「巴」是「巴掌」,「星」意為打(一般是掌摑)。
詹憲慈謂「巴掌」本字「掌」,「星」本字「膺」。彭志銘因襲詹氏「」、「膺」之說,又自己加上「㨮」字說,合併為「㨮膺」,以為「兜巴星」之「正字」。「㨮膺」近乎荒誕,辨誤見下文。
【先修未密】詹憲慈《廣州語本字·卷六》(1995) 一掌:者,以掌擊也。俗讀若巴。《說文》,擊也。「」下云「反手擊也」。朱翱反切「」補寫「反」。《唐韻》,博下切。或作「巴」,誤也。」同上:「膺幾掌:膺者,掌擊也。俗讀膺若升。《孟子》「周公方且膺之」,趙岐注云「膺,擊也」,《音義》云「膺,本作應」,《廣雅》「應,擊也」,王念孫曰「應者,當之擊也」。《呂氏春秋•察微篇》「鄭公子歸生伐宋。宋華元率師應之大棘」,高誘注云「應,擊也」。今讀膺若升,音之轉耳。
【正字不正確】彭志銘《正字正確》(2006) 「:用手掌打人」的,不是「巴」,應是「」。「」,音「巴」,「用手擊物」的意思。」
同上(2006) 「膺:俗寫的「兜巴星」,正字是「㨮膺」。「㨮」,「批」也,即「以手背反擊」、「斜批」和「兩手出擊」,明顯地,是「用手打人」吧!「膺」,本音「鷹」,除了常解作「胸口」外,也有「擊」之意,例如「膺佢一」。
【一錯再錯】曾焯文《粵字匯唐文》ep25(2014) 「兜巴星」正確寫法「㨮膺」。膺:《說文》胷也。又《正韻》當也。《書•武成》誕膺天命,以撫方夏。《傳》膺,當也。又《增韻》擊也。jing讀歪[mɛ5]咗聲母就變成sing。「㨮」、「」以前講過,不再重複,這個寫法參考彭志銘的研究。[19]
謬誤辨析:「兜巴星」,除動詞「星」本字待考,「兜」、「巴」均無可疑。
《漢語大字典》「兜」釋義有「迎著;朝著」,《警世通言•蘇知縣羅衫再合》:「皂隸兜臉打一啐。」《官場現形記》第二十七回:「賽如兜頭被人打了一下悶棍一般,一時頭暈眼花。」「兜巴星」之「兜」正是此意,並非動詞「㨮」。
「巴掌」就是「手掌」,並無可疑,《清平山堂話本•快嘴李翠蓮記》:「歇歇進門沒得說,賞他個漏風的巴掌當邀請。」清•李漁《玉搔頭•締盟》:「巴掌闊而又長,拳頭堅而且硬。」又,「」粵音pa2,而非pa1,「」是動詞,並非「巴掌」。詹憲慈未免取僻字故作艱深。
「今讀膺若升」,既無證據,亦欠解釋。「膺」是影母字,聲母轉讀s絕非一句「音之轉耳」可輕輕帶過。詹憲慈未免濫用聲轉之弊。
與「兜巴星」相關的說法還有「兜巴掌星過去」、「星佢兩巴(掌)」、「一巴掌兜口兜面打過來」等等,這些說法皆可證「㨮膺」之謬。彭志銘因襲詹氏錯誤考證,自己又再穿鑿,如此「正字」近乎荒誕,曾焯文又「參考彭志銘的研究」以致一錯再錯。
14、朒脧
粵語「肉酸」有兩義:(1)肉麻;難看:呢個相影得太~。〔這張相片照得太難看。〕(2)胳肢窩或肋下等處被搔癢的感覺:佢得我鬼咁~。〔他胳肢得我怪癢癢的。〕
被搔癢的感覺,「肉酸」之「酸」謂「酸癢」。「肉酸」的其他用法,都是因形貌或行為而引起的不舒服感覺,其道理正如「肉麻」一詞。今坊間流傳,謂其「正字」為「朒脧」。「朒脧」之說,出自詹憲慈《廣州語本字》,其錯謬處,今日顯而易見,彭志銘由於缺乏語言學素養,乃不知其謬,因襲以為「正字」,由是以訛傳訛。辨誤見下文。
【先修未密】詹憲慈《廣州語本字·卷八》(1995) 朒脧:朒脧者,肢體受人指㲳而卻縮也。俗讀朒脧若肉酸。《漢書•董仲舒傳》:「民日削月脧。」孟康注:「謂轉褰踧也。」蘇林注:「俗語謂縮朒爲朘朒。」《玉篇》:「縮朒,不寬伸之貌。」今之所謂「朒脧」,蓋「脧朒」之倒文也。肢體受人指㲳而卻縮則體不寬伸,故謂之「朒脧」,此「朒脧」之本義也。受人指㲳而卻縮,殆因難於緊持,故俗謂難緊持亦曰「朒脧」,此轉義也。物之不優美者,俗亦謂之「朒脧」,則以心怯其不優美而意不寬伸也。《正字通》:「朒,女六切。」《篇海》:「脧,子全切。」
【正字不正確】彭志銘《廣東俗語正字考》(2009) 朒朘:「肉酸」指一個人樣子醜陋,或形容痠癢難捱。「肉酸」二字,是錯寫之外,其解釋也不正確,正寫應是「朒脧」。「朒」,讀「女六」切,音「肉」,是「皺縮」、「不伸展」(即退縮)及「遲緩」貌。「脧」,「子泉」切,讀作「酸」,是「削減」、「收縮」之意。「朒脧」,本意是「收縮」、「不寬伸」也!我們肢體受到搔癢而收縮,便是「朒朘」,而非「肉之酸輭」;因瑟縮樣子,引伸為物之不優美和難為情者,就是「朒脧」。
【一錯再錯】曾焯文《粵字匯唐文》ep29(2014) 「肉酸」,若考究的話,應寫「朒朘」。《康熙字典•月部•六》朒:《正字通》女六切,音衄。《說文》朔而月見東方曰朒。《謝莊•月賦》朒朓警闕。《李善註》引《說文》亦作朒。餘詳肭字註。又《玉篇》縮朒,不寬伸之貌。《前漢•五行志》王侯縮朒不任事。《康熙字典•月部•七》朘:《篇海》子全切,音鐫。縮也。縮朒爲朘。不从肉。《前漢•董仲舒傳》民日削月朘。《註》孟康曰:朘音揎,謂轉褰踧也。[20]
謬誤辨析:「朒,女六切」,粵音nuk9;「脧,子全切」,粵音tsyn1。
詹憲慈引《漢書》蘇林注「俗語謂縮朒爲脧朒」,認為「今之所謂『朒脧』,蓋『脧朒』之倒文」。今查《漢書·董仲舒傳》「民日削月脧。」蘇林曰:「脧音鐫石。俗語謂縮朒為脧縮。」[21]詹憲慈將「脧縮」誤作「脧朒」。然則,既無「脧朒」,自亦無「朒脧」,明乎此,其說不攻自破。
彭志銘引「朒,女六切」和「脧,子全切」,卻又不識反切,乃言「女六切,音肉」、「子泉切,讀作酸」,曾焯文引《康熙字典》「朒」和「脧」二條目資料,適足證「朒脧」之非,卻仍以「朒脧」為是,陳陳相因,一錯再錯。
15、眲
ŋɐk7,通常寫作「呃」,騙、欺騙之意。學者羅正平(1960)考證本字是「眲」,第一部記錄粵語的方言詞典《廣州話方言詞典》(1981)當「眲」為本字收錄,《廣州話標準音字彙》(1988)「眲」注nei6、ŋɐk7二音,然而考究羅氏之考證,今日不難看出疏漏。
【先修未密】羅正平《廣州方言詞彙探源》(1960) 眲(呃)。欺詐騙人。例如:「我被佢呃咗都唔知。」(我給他騙了還不知道。)按本字當作「眲」,《集韻》「仍吏切」,《方言》:「揚、越之郊,凡人相侮以爲無知,謂之眲。眲,耳目不相信也。」郭璞註:「因字名也。」[22]
【正字不正確】曾焯文《粵字匯唐文》ep34(2015) ngak1正字是「眲」。《粵語審音配詞字庫》眲:nei6、ngaak1、ngak1。《康熙字典•目部•六》眲:《篇》輕視也。《列子•黃帝篇》列子見商丘開,衣冠不檢,莫不眲之。又《揚子•方言》揚越之郊,凡人相侮以爲無知,謂之眲。眲,耳目不相信也。《郭璞註》因字名也。又《唐韻》《集韻》仍吏切,音餌。《廣韻》眲:耳目不相信出列子。「耳目不相信」可以引申為「掩人耳目」,即係「呃人」的「呃」。[23]
謬誤辨析:「眲」,《類篇》「輕視也」。《廣韻》「眲」有「仍吏切」和「尼戹切」二讀,直接擬成粵音分別是jei6和nak9,但廣州話無此音節。「仍吏切」屬「餌小韻」、日母,據「娘日歸泥」,可擬成nei6(佐證:「餌」廣州話一般讀lei6,顯然是保留泥母讀法、又n/l相混之故)。羅正平以「眲」為ŋɐk7(欺騙)本字,引《集韻》「仍吏切」,顯然審音未確,又引《方言》「耳目不相信」,卻無訓釋其義。今查《方言》第十:「癡,騃也。揚越之郊,凡人相侮以為無知,謂之眲。眲,耳目不相信也。或謂之斫。」該條體例,先給出一詞,再列出各地不同稱謂,可知此處「眲」為「癡」義。曾焯文似乎並非直接因襲羅氏考證,《粵語審音配詞字庫》註明「眲」nei6、ngak1(ŋɐk7)二音乃根據《廣州話標準音字彙》,曾焯文引《集韻》「仍吏切」,卻不據此考查「眲」字音,進而考查ŋɐk7音之所據(羅氏考證),又要強解「『耳目不相信』可以引申為『掩人耳目』」。
16、
粵語謂花蕾曰「花冧」,「冧」字記音lɐm1。孔仲南考本字為「」,彭志銘因襲以為「正字」。「」是「花苞」之意,《廣韻》有「胡男切」和「胡感切」二讀,粵音分別是ham4和hɐm5,義合、音不合,未可謂lɐm1本字。
【先修未密】孔仲南《廣東俗語考·釋植物》(1992) :—讀若笠平聲。花蕾未開曰含—。『說文』—。草木之華未發函然。亦謂之花蕾。
【正字不正確】彭志銘《正字審查》(2007) :「花冧」的「冧」字正寫是「」,從「乙」字部首,本讀「含」,《說文解字》作「草木之花含而未發」之意,段玉裁注為「花朵未放之蓓蕾」。
【一錯再錯】曾焯文《粵字匯唐文》ep40(2015) 花:《康熙字典•弓部•弓部》:《唐韻》乎感切《集韻》戸感切,含上聲。《說文》弓嘾也。草木之華未發函然。象形。又《廣韻》《集韻》胡南切,音含。義同。「」一音之轉變成「花冧」的「冧」。[24]
謬誤辨析:「」是匣母字,廣州話無聲母讀l的匣母字,孔仲南「讀若笠平聲」殊欠解釋,不足取信,彭志銘只是因襲其說,曾焯文「一音之轉」也只是濫用聲轉。
17、䈜
「濕淋淋」意同「湿漉漉」,本來並無問題,詹憲慈考「淋」本字為「䈜」,彭志銘因襲以為「正字」,粵字愛好者多好獵奇而不詳審,由是以訛傳訛。
「䈜」根本與「濕淋淋」無關。《廣韻》:「䈜,墨工人具,七鴆切。」《類篇》:「䈜,墨漬筆也。」按「七鴆切」粵音ts’ɐm3,但「䈜」屬「沁小韻」,故亦可音sɐm3,義為「墨工人具」(墨線筆)或「墨漬筆」(滲,這個意義後作「沁」)。(筆者按:釋義參考《漢語大字典》「䈜」字條。)
【先修未密】詹憲慈《廣州語本字·卷十七》(1995) 䈜墨:䈜者,濡筆而濃也。俗讀䈜若林去聲。《類篇》䈜,墨漬筆也。《集韻》䈜,七鴆切。
【正字不正確】彭志銘《廣東俗語正字考》(2009) 濕䈜:被水沾到全濕,或浸到濕透之意的「濕naum」的「naum」音字,正寫是「䈜」,讀近音「冧」。
【一錯再錯】曾焯文《粵字匯唐文》ep40(2015) 根據彭志銘考證,「濕淋淋」的正確寫法是「濕䈜䈜」。《康熙字典•竹部•九》䈜:《廣韻》《集韻》七鴆切,音沁。《類篇》墨漬筆也。《廣韻》墨工人具。[25]
謬誤辨析:「䈜」字音義解說如上,不贅。詹憲慈未免取僻字故作艱深。彭志銘只是因襲詹憲慈之說,曾焯文又「根據彭志銘考證」,陳陳相因,一錯再錯。
18、
粵語謂稠粥曰「傑粥」,「傑」字記音kit9,「稠」義。詹憲慈考本字為「」(也作「」),彭志銘因襲以為「正字」。
「」,《說文》「涼州謂鬻爲」(筆者按:「鬻」,同「粥」),《廣韻》有「莫撥切」和「莫結切」二讀。據此可知,「」是粥類,粵音mut9或mit9,義近、音不合,未可謂kit9(稠)本字。
【先修未密】詹憲慈《廣州語本字·卷十二》(1995) 粥:粥者,粥之厚而不稀者也。俗讀若傑。徐鍇本《說文》:「涼州謂鬻爲。」《爾雅》:「餬,饘也。」郭注云:「糜也。」《廣韻》:「饘,厚粥也。」蓋之本義為糜,廣州則謂粥之不稀而似糜者曰粥,以與稀為對待字也。《唐韻》:「,莫結切。」(筆者按:篇幅過長,僅作節錄。)
【正字不正確】彭志銘《正字審查》(2007) :廣東話裏,有一句為「呢一煲傑囉!」,意指「事情出了岔子」,「大事不妙」也!上述「傑」音的字,正寫是「」,是「稠粥」解。
【一錯再錯】曾焯文《粵字匯唐文》ep44(2015) 正確寫法是「」。《康熙字典•鬲部•二十七》:《廣韻》莫撥切,音末。《說文》涼州謂鬻爲。《廣韻》糜也。又《唐韻》《集韻》莫結切,音蔑。義同。mit、git只是一音之轉,好容易轉到的。[26]
謬誤辨析:詹憲慈「俗讀若傑」殊欠解釋,彭志銘一味因襲。()是明母字,明母字廣州話聲母皆讀m,絕非如曾焯文所言「mit、git只是一音之轉,好容易轉到的」。
19、滒
烹煮食物時,將整個雞蛋液(蛋清和蛋黃不打散)直接放入鍋中煮至半熟,此謂之「窩蛋」。
孔仲南考「窩蛋」本字「滒蛋」,彭志銘因襲以為「正字」,粵字愛好者不審其非,以訛傳訛,遂至廣傳。
「滒蛋」一詞,毫無文獻援例。《廣韻》:「滒,多汁,古俄切。」義若相關,然而「古俄切」粵音kɔ1,「滒」是見母字,難以音轉wɔ1。
【先修未密】孔仲南《廣東俗語考·釋飲食》(1992) 滒:—讀若窩。煎蛋不令過熟曰—蛋。『說文』—多汁也『博雅』—搪淖也『淮南子』甚淖而—即搪心之意。
【正字不正確】彭志銘《正字正確》(2006) 滒:「窩蛋」的「窩」字,正寫是「滒」。「滒」,讀音「窩」,是「多汁、柔滑和黏稠」之意;當煎蛋未熟,仍帶有黏性糊狀時,就叫做「滒蛋」。
【一錯再錯】曾焯文《粵字匯唐文》ep45(2015) 窩蛋。孔仲南謂煎蛋不令過熟曰滒蛋。《康熙字典•水部•十》滒:《唐韻》古俄切《集韻》居何切,音歌。(曾焯文:可以讀歌,又可以讀窩。)《說文》多汁也。《廣韻》滒溏淖也。《淮南子•原道訓》甚淖而滒。(曾焯文:即搪心之意。)[27]
謬誤辨析:「滒」非本字,上文已辨,不贅。孔仲南「讀若窩」本欠解釋,彭志銘直言「(滒)讀音窩」,曾焯文所引《康熙字典》明明已有「(滒)音歌」,卻仍強說「(滒)又可以讀窩」。又,孔仲南不知如何推導出「(滒)即搪心之意」。(筆者按:「搪心」應同「溏心」。)《說文·水部》:「滒,多汁也。」段玉裁注:「滒,江蘇俗語謂之稠也。」《淮南子·原道》:「(道)橫四維而含陰陽,紘宇宙而章三光,甚淖而滒,甚纖而微。」高誘注:「滒亦淖也。夫饘粥多瀋者謂滒。」據此可知,「滒」有「多汁」和「粘稠」二義,然因之曰「(滒)即搪心之意」未免牽強。從其說者,顯然並無考究,只是一味因襲。
20、涫
粵語謂開水曰「滾水」(kwɐn2 sœy2),孔仲南考「滾」本字「涫」,其說似是而非。彭志銘因襲以為「正字」,粵字愛好者多從之。
「滾水」一詞見於元明清作品。元•馬致遠《壽陽曲》:「一鍋滾水冷定也,再攛紅幾時得熱?」《金瓶梅詞話》第五十四回:「李瓶兒喫了叫苦,迎春就拿滾水來過了口。」《紅樓夢》第五十四回:「一個老婆子提著一壺滾水走來。」
《說文》:「涫,也。」段玉裁注:「今江蘇俗語水曰滾水。滾水即涫,語之轉也。」按段注,「涫」和「滾」是同源字。然而,「滾」字《集韻》始見,釋義「大水流貌」。杜甫《登高》:「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後引申為液體受熱沸騰翻動。宋·龐元英《談藪》:「俗以湯之未滾者為盲眼,初滾曰蟹眼,漸大曰魚眼。」《朱子語類》卷十:「譬之煎藥,須是以大火煮滾,然後以慢火養之。」可見,滾水表示沸水,與涫字無直接聯繫。
【先修未密】孔仲南《廣東俗語考·釋飲食》(1992) 涫:—讀若昆上聲。湯之沸者曰—湯『說文』—沸也。古玩切『史記』心如—湯。粵謂水之沸者曰—水。俗作滾悞。
【正字不正確】彭志銘《廣東俗語正字考》(2009) 涫:我小時候,聽大人叫「熱水」,不是「滾」音的,而是「管」,這個「管」音字,正寫是「涫」。「水沸」為之「涫」。今人一律只懂用「滾水」,而不知有「涫水」。
【一錯再錯】曾焯文《粵字匯唐文》ep45(2015) 涫,俗作滾。湯之沸者曰涫湯。孔仲南:粵謂水之沸者曰涫水。《康熙字典·水部·八》涫:《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古玩切,音貫。《說文》也。《荀子·解蔽篇》涫涫紛紛,孰知其形。《楚辭·哀時命》:愁修夜而宛轉兮,氣涫沸沛其若波。[28]
謬誤辨析:「涫」,《廣韻》「古玩切」,粵音kun3,孔仲南「涫讀若昆上聲」審音不確。廣州話惟聞「滾水」(kwɐn2 sœy2),不聞「涫水」(kun3 sœy2),假使「涫」、「滾」同源,也只是說,滾水表示沸水,語源是「涫」,不能說「(涫)俗作滾悞」。彭志銘謂少時嘗聞之「管」音字就是「涫」,但無說明所聽者為何語種(筆者疑其所聽並非廣州話,「涫」廣州話kun3,「管」廣州話kun2,聲調不同,而客家話「滾」近廣州話「管」音),故在此不論。曾焯文雖引《康熙字典》卻無因之考究(例如「古玩切,音貫」與kwɐn2音明顯不合,卻不作考究),只是因襲孔仲南之說。
21、膋
【正字不正確】彭志銘《正字正確》(2006) 膋:餐牌上的「魚柳」、「蟹柳」那個「柳」字,都是俗寫,正寫是「膋」。「膋」,音「柳」,本是腸部脂肪,後來泛指體內脂肪。
謬誤辨析:禽畜或魚的塊(片)狀無骨嫩肉,稱作柳,例如:牛柳、豬柳、雞柳、魚柳。蟹柳是用魚肉、澱粉、調味料、色素做的「仿蟹柳」。「膋」,《廣韻》「落蕭切」,粵音liu4,本義牛腸脂肪,又泛指脂肪。「膋」與魚柳、蟹柳根本無關。
22、郇
【正字不正確】彭志銘《正字正確》(2006) 郇:「好東西」的「筍嘢」,正寫是「郇」。《漢語大詞典》有一條「郇箋」,說郇國公教侍妾寫字作詞,若出眾者,郇公會於箋上署名讚許,故後人亦「郇國公的東西」(郇嘢)喻為「好嘢」也!
謬誤辨析:「郇」,《廣韻》「相倫切」,粵音sœn1,並非sœn2。《漢語大詞典》:「郇:【郇箋】唐代韋陟,襲封郇國公。常授意侍妾主尺牘,書於五彩箋,詞旨輕重均合陟意,書體遒利有楷法,陟唯署名而已。見《新唐書•韋陟傳》。後因以「郇箋」敬稱他人書札。」彭志銘顯然未作審音,至於誤解《漢語大詞典》【郇箋】詞條,或因語文能力不足所致。
23、瀡
【正字不正確】彭志銘《正字正確》(2006) 瀡:廣東人說「sir滑梯」的「sir」音字,正寫是「瀡」。「瀡」,是個古字,是「滑」的意思。
謬誤辨析:「瀡」,《廣韻》「思累切」,粵音sœy3,與sœ4之韻母聲調皆不同。sœ4滑梯的sœ4相當於動詞「滑」。「滑」本義光滑,是形容詞,後世乃作動詞用。南朝梁顧野王《玉篇》最早收錄「瀡」,釋義「滑也」乃據《禮記》鄭玄注,《禮記•內則》:「滫瀡以滑之。鄭注:秦人溲曰滫,齊人滑曰瀡也。」然則,「瀡」是齊方言「滑」,「滫瀡」乃古時調和食物之法,用淅米水使食物柔滑,故「瀡」是形容詞「滑」,不是動詞「滑」。除「滫瀡」外,「瀡」字罕見於文獻,更難言其單獨作動詞用。綜上所述,「瀡」音義均不合sœ4。
24、瘞
【正字不正確】彭志銘《正字審查》(2007) 瘞:「紙錢」之「溪」音字,正寫是「瘞」,本讀近音「之」,而「之」與「計」的國音相若,再輾傳,粵音的「計」又與「溪」近,故這個有「埋葬」和「墳墓」意的「瘞」字,由原本國語的「之」,變為粵音的「溪」。
謬誤辨析:《廣韻》:「瘞,埋也,於罽切。」「於罽切」擬成粵音jɐi3,但廣州話無此音節,黃錫凌《粵音韻彙》「瘞」注音ji3。瘞錢是陪葬的冥幣,「瘞」的意思是「埋」,「瘞錢」即是埋入土中的錢。瘞錢是紙錢的前身,漢代陪葬時用瘞錢,後世改用紙錢。《新唐書•王璵傳》:「漢以來葬喪皆有瘞錢,後世里俗稍以紙寓錢為鬼事。」溪錢是紙錢的一種,有說因其最初印製地為湖南辰溪而得名「溪錢」。彭志銘謂「溪錢」正寫「瘞錢」,實為穿鑿附會,其解釋音轉,也是亂解一通。
三、「正字亂象」初探
1、「正字」的定義
「粵語正字」之說,流行將近十年,近年網絡傳輸技術高速發展,推廣者更以網台節目和網絡媒體等形式傳播「正字」,乃至編撰粵語正字字典,網上募捐以期出版,可謂不遺餘力,但深究之,坊間所謂的「正字」,至今尚無明確定義,亦不見相關討論。上文所舉「正字」例,除個別可能是專欄作家自己提出,其餘均是因襲早年的粵語本字研究,就內容而言,「粵語正字」與粵語本字有很大的交集,然則近年民間隱然為之的「粵語正字運動」,是否提倡以本字書寫粵語?然而「粵語正字」又似乎是正字法,即為粵語的漢字書寫制訂一套規範,這從推廣者屢言某粵詞之「正寫」或「正確寫法」為何,可見端倪。
先看兩例:
【蔃】
孔仲南《廣東俗語考·釋植物》(1992):「蔃:蔃上聲。根也。考各字書。蔃字無作根解者。以蔃為根。粵語有之。或云即本字之聲變。」
彭志銘《正字審查》(2007)「蔃:‘有根有蔃’,是‘有根有據’的意思。……直至明朝的《字彙》:‘儉年人食蔃’,才明確地說‘蔃’是‘樹根草根’。當‘蔃’與‘根’同意時,而‘根’是‘本源’和‘依據’之意,那‘蔃’便作‘根據’解矣。」
「蔃」字首見於《玉篇》:「蔃,渠兩切,儉年人食其根。」可見「蔃」是一種植物,其根可食。《集韻》有二音:「蔃,艸名,儉歲人食其根。巨兩切」;「蔃,蔃莍,艸名,百合也。渠良切」。綜上,「蔃」本義是草名,讀音有二:k’œŋ5,k’œŋ4。《康熙字典》和《漢語大字典》大致沿襲上述音義。粵語的根蔃字,「蔃」是假借字,假借「蔃」的字形和k’œŋ5音。孔仲南謂「考各字書。蔃字無作根解者。以蔃為根。粵語有之」,這說法是正確的,不過尚未辨析其為假借字。彭志銘引《字彙》「儉年人食蔃」而謂其「明確地說『蔃』是『樹根草根』」。今查《字彙》「蔃:巨浪切,音強。蔃莍,即百合也。又上聲,巨兩切,儉年人食草根。」[29](原書是清康熙二十七年靈隱寺刻本之影印,標點為筆者所注,以便閱讀。)彭志銘若非據不同版本的《字彙》,則是竄改資料以就其說。
【㨃】
彭志銘《正字審查》(2007)「㨃:‘㨃’,粵音『隊』,除了‘用刀捅人’之外,還有就是‘伸出’,……到現今曾子凡先生編著的《廣州話、普通話口語詞對譯手冊》,才有上述兩個解釋。」
曾焯文《粵字匯唐文》(2014):「deoi2正寫‘揨/㨃’。揨,說文解字:橦(撞)也。又作㨃。」[30]
《康熙字典·手部·八》「㨃:《集韻》覩猥切,音䏨。排也。又除耕切,音橙。橦也。與朾同。或作揨。」可見,「㨃」粵音tœy2,釋義「排」;又音ts’aŋ4,釋義「橦」(這個意義是「揨」的異體字)。曾子凡《廣州話、普通話口語詞對譯手冊》顯然是假借「㨃」的字形與tœy2音,作為「用刀捅人」和「伸出」這兩個意思的tœy2音漢字。
以上兩例,都是假借字,並非本字。假借法是六書之一,實屬尋常,借「蔃」為根蔃字,似乎已經約定俗成,借「㨃」為捅、伸之tœy2音字,亦無不妥,彭志銘似乎不知其字為假借字、其義為假借義,而強解「蔃」、誤解「㨃」。曾焯文則混淆「㨃」的不同音義。從二人解說可見,「正字」旨在證明的是其為「正確寫法」,不在本字考釋。
再看兩例:
【忌】
粵語語氣詞「嘅」(音kɛ3),一般用在陳述句末,相當於普通話「的」,例句:(1)唔怕~。〔不怕的。〕(2)佢實嚟~。〔他一定來的。〕
詹憲慈考本字為「忌」(見《廣州語本字》卷一)。曾焯文因襲之,且又說:「『忌』是助語詞,『忌』字本身有禁忌的意思,所以就算用來標音,有時都會引起歧義,可能會令人混淆,無端端加個『忌』字,可能令人以為有甚麼忌諱,所以如果做助語詞,反而用『嘅』更好。」[31]
【㧻】
粵語有一個tuk7音詞,解作刺、戳、扎、杵,例句:(1)攞針~〔用針刺〕;(2)一~就穿〔一戳就破〕;(3)用手指頭~咗佢一下。〔用手指頭杵了他一下。〕
陳伯煇(2008:48-50)考tuk7本字為「、㧻、、、椓」,並說各字上古通用,未易審定何者為先。曾焯文援引陳伯煇的考證,且又說「曾焯文按:㧻椓既互通,難言何者為本字,然則㧻字從手,望文易生義,建議使用。」[32]
以上兩例,一以「忌」字易致誤會而建議不用,一以「㧻」字望文易生義而建議使用,均是討論粵語的合理寫法。
綜上可見,這種「正字」,強調的是「正確寫法」,輔之以「合理寫法」,所謂「粵語正字」,正字法的意味多於本字考,推廣者對「正字」之考訂也是訂多於考。
2、「正字」的意義
今有「正字」推廣者曾焯文,編撰粵語正字字典,網上募捐以期出版。行文之際,其書尚未出版,不知內容如何,然其人推廣的「正字」,上文已提及數例。其募捐計劃曰:「《粵辭正典》將以二千餘條目,包括單字及詞語,證明香港粵語大部份有音有字,而且出自四書五經、唐詩宋詞、章回小說,並非俗語,實為雅言。……讀者人手一本,即可以正確粵字入文,光明正大,一洗俚俗之名,而榮登大雅之堂。」[33]
這大概就是「正字」的意義所在:證明粵語之優越,以「正確粵字」書寫粵語。
粵語詞彙有幾個來源:古漢語詞(包括古方言詞)、創新詞、借詞(包括漢語方言借詞和少數民族語言借詞)、外國譯詞、古百越底層詞。大部份都可以用漢字來書寫:本字、假借字、自造字。從這個意義來講,的確「香港粵語大部份有音有字」,但除了古漢語詞和方言借詞可以考釋本字,其他不會見於古籍文獻,並非「無一字無來歷」。至於這些詞之雅俗,不在本文討論範圍。
3、「正字亂象」產生的原因
上文考查了若干「正字」,分析了「正字」的定義和意義,可知「正字」之所以成「亂象」,首先是參與者(專欄作家、推廣者、粵字愛好者)都缺乏語言學素養,尤其不諳傳統的音韻訓詁,而學術論文不易看到也不易看得懂,故此專欄作家所因襲的本字,大多出自坊間已出版的《廣州語本字》和《廣東俗語考》這兩部最早的粵語本字研究著作,但對其考證卻莫能辨別正誤,只是一味因襲而謂之「正字」,推廣者復因襲之,又嘗試證明其正確無誤,結果一錯再錯,生解、強解、誤解以外,乃至濫用「一音之轉」和杜撰「字根追音法」。這些「正字」便如此傳開。若只是小眾之獵奇,還不至於廣傳。近年民間隱然為之的「粵語正字運動」,有其社會背景,這才是「正字亂象」產生的主要原因。
香港戰後五十年代初期,政府取消香港電台的客家話及國語廣播,以粵語為中文廣播的單一漢語語言,粵語成為香港的漢語交流語,香港學校以粵語為中文教學語言,時至今日,粵語是絕大部分香港華人的母語或日常交流語。香港主權移交之後,政府推行兩文三語政策,兩文為中文和英文,三語為粵語、英語、普通話。2010年廣州撐粵語行動,引起粵港澳三地反響,近年香港許多學校推行「普教中」(以普通話教授中文科),引起很大的社會爭議,正是在此社會背景下,香港民間自發而起捍衛粵語運動,除了強調粵語是香港人的母語,又用其他方法來證明粵語比普通話更為優越,優越之處有二:一在音,一在義。在音者,乃證明粵語比普通話更接近中古音,在義者,乃證明粵語詞彙更為存古。粵語比普通話更接近中古音,這是學術界通識,除了「捍衛粵語」之人間中發表「粵語是古夏語/古漢語/唐朝話」之類的荒謬言論,此外問題不大。粵語保存古詞或古義,有些在普通話已不再使用、或已被其他詞語代替,這也是學術界常識,但要證明粵語詞彙更為存古就甚複雜,一來詞彙系統難以計量,二來許多粵詞長期只存於口語,且口語音多變異,古老的寫法已經失傳,故必須證明其古老來歷。本字考釋的學術要求甚高,一般人莫能為之,但又急於找出一個「正確寫法」,那些看似高深的「正字」恰恰迎合這種需求,自然大受歡迎,以訛傳訛,以至廣傳。既已認定其為「正字」,且嫌解釋過於簡單,乃試圖作一番「學術論證」,以證明其確為「正字」,但由於並不識語言學,語文能力也不足,即使援引了古代文獻,卻看不懂所引資料,徒然成了堆砌,實際仍只是因襲舊說,且又再穿鑿附會,遂成亂象。
參考資料
專書:
孔仲南《廣東俗語考》 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92
文若稚《廣州方言古語選釋》 澳門:澳門日報出版社,1992
文若稚《廣州方言古語選釋續篇》 澳門:澳門日報出版社,1993
詹憲慈《廣州語本字》 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95
陳伯煇《論粵方言詞本字考釋》 香港:中華書局,1998
潘永強《廣府俗語探奇》 香港:中華書局,2005
彭志銘《正字正確》 香港:次文化有限公司,2006
彭志銘《正字審查》 香港:次文化有限公司,2007
彭志銘《廣東俗語正字考》 香港:次文化有限公司,2009
饒秉才、歐陽覺亞、周無忌 《廣州話方言詞典(修訂版)》 香港:商務印書館,2015
論文:
羅正平《廣州方言詞彙探源》,《中國語文》1960年第3期
區靜寰《粵語本音義考》(一),《文史學報》1966第3期
區靜寰《粵語本音義考》(二),《文史學報》1967第4期
區靜寰《粵語本音義考》(三),《文史學報》1968第5期
林蓮仙《粵語釋俗》,《壽羅香林教授論文集》 香港:壽羅香林教授論文集編輯委員會,1970
白宛如《廣州話本字考》,《方言》1980年第3期
余偉文《對一些廣州話本字的考證》,《廣州研究》1984年第4期
何文華《廣東方志中之方言詞彙初探》,《珠海學報》1985年第14期
單周堯《說文所見粵方言本字零拾》,《第一屆國際粵方言研討會論文集》 香港:現代教育研究社,1987
張惠英《廣州方言詞考釋》(一),《方言》1990年第2期
張惠英《廣州方言詞考釋》(二),《方言》1990年第4期
黎汉鸿《粤方言词语探源》,《廣西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4年第1期
梅祖麟《方言本字研究的兩種方法》,《梅祖麟語言學論文集》 北京:商務印書館,2000
郭必之《香港粵語疑問代詞「點」[tim35]的來源》,《語言學論叢》第27輯,北京:商務印書館,2003
甘于恩《論漢語方言本字考訂的「四性」——以粵方言為例》,《廣東技術師範學院學報》2009年第4期
周仕敏《粵語字「重」考訂辨誤》,《廣東技術師範學院學報》2015年第1期
周仕敏《粵語本字考訂之觀念與方法問題鄒議》,《廣東技術師範學院學報》2015年第9期
其他:
曾焯文《本土粵文》(網台節目)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j7XZwbM5ZLqs3cX_E7njnVMGjGB2Qdt-
曾焯文《粵字匯唐文》(網台節目)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t-pv8IXdf79TCZvX_m4CUqx9vst918Ly
白雲城主的語言小站:荒謬的粵語「正字」(博客文章)
http://chineseandlinguistics.blogspot.hk/2015/09/blog-post_9.html
Kevin Lee:香港粵語正字之亂象(網媒文章)
http://www.passiontimes.hk/article/01-19-2015/20652
[1] 《廣州語本字》1924年完稿,因故至1995年始由中文大學出版
[2] 《廣東俗語考》1933年南方扶輪社出版,原書分上下兩冊,1992年上海文藝出版社合訂一冊重新影印出版
[3] 周仕敏《粵語本字考訂之觀念與方法問題鄒議》,《廣東技術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2015年第9期
[4] 《廣東俗語考》標點一仍原書,以存其真,下同。
[5] 《廣州語本字》完稿於1924年,因故至1995年始付印成書,由中文大學出版,原書乃詹憲慈手稿影印,本無標點,今為方便閱讀,筆者按文意注上標點,下同。
[6]曾焯文《反駁陳凱文〈講乜『閉翳』〉》 http://www.localpresshk.com/2014/07/cantonese-chapmen/
[7]城邦電視【粵語振城邦】第七集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JUrZoyvzfk
[8]出處同上
[9]本土粵文 140507 ep4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dggTt3ddvs
[10] Anne O.Yue:Materials for the Diachronic Study of the Yue Dialects,《樂在其中:王士元教授七十華誕慶祝文集》頁246,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04
[11]本土粵文 140806 ep16 part1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6N0ME3Id54
[12]出處同上
[13]出處同上
[14]出處同上
[15]本土粵文 140813 ep16 part2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1o6g2C5P_bA
[16]出處同上
[17]文若稚《廣州方言古語選釋》(1992)及續篇(1993)係其八十年代《澳門日報》專欄文章結集。
[18]粵字匯唐文 140924 ep20 part1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4pbZpKja_04
[19]粵字匯唐文 141105 ep25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93Vrd5yj3w
[20]粵字匯唐文 141217 ep29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wxJg2-jh4A
[21] 《漢書》第八冊,頁2522,中華書局,1962
[22]羅正平《廣州方言詞彙探源》,《中國語文》1960年第3期,頁132
[23]粵字匯唐文 150121 ep34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XzuE-bfcMU
[24]粵字匯唐文 150415 ep40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5_VOfvBzao
[25]出處同上
[26]粵字匯唐文 150520 ep44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V_9tezPNZA
[27]粵字匯唐文 150527 ep45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rsGoVKHiNY
[28]出處同上
[29]《字彙 字彙補》頁409 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91
[30]粵字匯唐文 141105 ep25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93Vrd5yj3w
[31]本土粵文 140507 ep4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dggTt3ddvs
[32]粵字匯唐文 151211 ep72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tI2kOxN1cg
[33] http://www.localpresshk.com/2015/08/粵辭正典編訂募捐計劃/
3 Comments
K.m. Chung
作者文筆頗佳,可惜見識頗淺。
必要以絕對科學方法去解釋音轉,忽略更重要的字義,是一大弊。
[乜、怎、焉、恁,葳蕤]條,不才較認同原作者(非九座樓主)。餘者(十三之後)未讀,惟已可先下評語。
默生
無法認同。
一句「本字考釋的學術要求甚高,一般人莫能為之」將正字研究束之高閣,再給坊間的語言研究熱情扣上「不識語言學,語文能力也不足」的帽子。將粵語的解釋權劃歸一小撮富有「語言學素養」、尤其深諳傳統的音韻訓詁的高人,抹殺了語言文字是基本交流工具的事實。
啟蒙教育的價值在於降低大眾的社會參與門檻、而不是要求絕對正確或不准出錯。作者明知學術資料百姓「不易看到」、「不易看懂」,又能辨通俗出版物內容之正誤,適逢民間「粵語正字運動」,怎麼能忍得住不寫幾套經得住考證著作、卻在這裡大發牢騷呢?
佐治
唔好意思,我個人比較直接,我哋香港口語有云:[你話得人,你就要教得],即批評唔緊要,但一定要教返好佢。先生論文中只有指出他人嘅[不是],但又冇提供正確答案。系咪有尐[言之過早]哩!大家本屬同好,切勿文人相輕。我覺得先生論文中所提論點,大有可取之處,但可惜未能提供正確[本字],致難令人心服口服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