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亲)不見,愛(爱)冇心,這些痛斥簡化字荒謬之口訣,其實還有一句很值得留意──兒無首(儿)。可愛BB無啦啦因為簡化冇咗個頭,你話幾不可理喻。別號「青山不墨」的80後書法老師賴碧琪,每天都在facebook分享一幅正體字書法作品。她特別欣賞象形漢字因形知義的獨特美態。她說:「兒字上半部份代表嬰兒嘅頭,下面一撇就代表佢嘅手,另外嘅豎彎勾就係佢嘅腳。我哋成日話『腦囟未生埋』,所以兒字嘅上半部份有個開口,字形同字義相關。」兒字看來簡單,其實殊不簡單!「簡化後刪掉上半部分,就好似個嬰兒冇咗個頭,只剩手同腳。」好殘忍,如果有人想下一代只懂簡化字,真係好殘忍。
簡化字很多時重音不重義,常以較少筆劃的同音字代替,令人容易混淆。撐正體字及粵語的組織「港語學」召集人陳樂行舉例:「裏字本義係衣服內層,簡化後成咗里字。用普通話讀佢哋係同音字,喺廣東話唔同音,而且裏字同里字嘅意思風馬牛不相及。」
簡化字老是常出現「又」字字符,取代原來的部首。「簡化後歡字與雞字寫法差唔多,閱讀嗰陣要花時間辨認,令我哋讀書認字有困難。」簡化字不便使用,又失去本來的文化含意,學睇根本唔難,但要取代正體字地位?真係冇乜可能。招牌上、餐牌上、路牌上用這種漂亮的字體,方便香港人閱讀,我們豈能不珍惜?
記者:葉青霞
攝影:陳永威、徐振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