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ay Open
幫緊你 幫緊你 幫緊你 幫緊你 幫緊你 幫緊你 幫緊你 幫緊你 幫緊你 幫緊你 幫緊你 幫緊你
反駁「亂吹雞」論!刪去DSE中文說話/聆聽卷的無理可言與不合時宜

反駁「亂吹雞」論!刪去DSE中文說話/聆聽卷的無理可言與不合時宜

反駁「亂吹雞」論!刪去DSE中文說話/聆聽卷的無理可言與不合時宜

每晚十點,香港人恆常地吶喊抗世之聲:「光復香港,時代革命!五大訴求,缺一不可!」如果要我為五大訴求再加上一個願望,不會是許多人都希望的「黑警死全家」,而是「廢除普教中,港人撐粵語」。

教育,特別是人文學科的課程,向來極易受到政權意識形態的操縱,以閹割的知識馴養人民。昔有2012年香港政府推行「國民教育」,挫敗暫緩,像陳惜姿〈政治教育,避得過嗎?〉所言,其紅色洗腦內容依然滲透到各個科目,尤以中國語文為重災之地。

如今2019年「學校課程檢討專責小組」,在6月向香港市民發表諮詢文件,內容「主要探討如何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培養二十一世紀他們所需的價值觀和素質;如何更有效照顧學生的不同能力、興趣、需要和抱負;如何優化課程,以創造空間和機會促進學生的全人發展;以及如何促進中小學階段的銜接」。

這份課程諮詢文件有關「中國語文科」的討論,在4頁摘要和31頁正文可謂寥寥可數,其中提出「另有意見指,中文既為大部分學生的母語,有必要檢視現行公開考試評核聆聽和說話能力的作用, 優化後而騰出來的課時,可讓學生更深入鑽研該科,學習中國文學和中華文化,或進行其他方面的學習,以及發展個人的興趣」,中文DSE課程計劃刪去說話/聆聽卷,卻引起了各界關注。

Image source:鄧小樺 TANG SIU WA

《香港01》首先點燃火苗,專訪陳仁啟、林溢欣Ben Sir以及DSE學生,他們就自身的教學經驗,表達了是次課程修改方向的反對意見。後來,鄧小樺在FB以「取消聆聽和說話卷,是好事,勿亂吹雞」為題,希望大家不要「令業界爭取了很久的簡化考試制度成泡影」;而葉一知亦在FB撰文,主張「冇聆聽和說話卷,係唔會削弱廣東語」,似乎令觀者確有杞人憂天,天下本無事,連登「亂吹雞」的錯覺。

到底刪去DSE中文說話/聆聽卷有何道理可言?翻查、檢閱教育局發表的文件資料,以及支持者的說法,我整理以下五點的主要內容。雖然這五點有些頗為相似,但側重面向不同,只好逐一分析、反駁,以供各界正視是次課程修改的無理可言與不合時宜,齊齊吹雞寫信畀「學校課程檢討專責小組」表達意見。

Image source:edb.gov.hk

一、專責小組:課時不足,要刪課程

根據專責小組發表的諮詢文件,提及要刪去中文說話/聆聽卷的主要理由為:「優化後而騰出來的課時,可讓學生更深入鑽研該科,學習中國文學和中華文化,或進行其他方面的學習,以及發展個人的興趣。」該文件其他提及的相關論點,句子不同,但全都是表達相近意思。

準此,我們該能了解專責小組希望借由刪減課程,空出時間,等學生知道更多「中國文學和中華文化」,在遣詞用句時懂得「改善」、「改良」等字眼,而拒絕「優化」;後面所謂「其他方面的學習」和「個人的興趣」,泛泛之言,令人不知所云。

但我著實懷疑,在現行考試、分數為本之教育方向,中文必得取3才能進大學的現況,刪減說話/聆聽卷所多出來的課時,又怎會真的拿來「學習中國文學和中華文化」(姑且勿論,所謂「中國」和「中華」是多危險,多易於操弄的文化概念了)?像「全港市民熱烈慶祝回歸」只得「回歸」是真的,唯一可信,僅有「讓學生更深入鑽研該科」,中文博大精深,常常省略後面的字詞,「的考試答題技巧」。

Image source:edb.gov.hk

大家都有當過學生,面臨公開試的高中時期,有哪一天不是在操練試卷?相對來說,說話/聆聽佔的課時比例又是多少?那些空出來的短短時間,到最後只會惡性循環地讓操練中文死亡閱讀/寫作卷的次數增加罷了。情況即如以前CE和AL兩個公開試,改為只有DSE一試定生死,壓力卻不見得更輕。近年學生自殺數字急升,原因眾多,卻也反映了希望藉由DSE改制的快樂學習,相當失敗。

在現行扭曲的教育制度、政策以至社會風氣,課時永遠不足,老師永遠疲於奔命應付各種偽專業會議,學生永遠都在追趕數字發展不了個人興趣,豈是刪卷能解決之事?

感謝港獨之母認證「攬炒」論。

二、母語使用者不必考核聆聽和說話的能力

民間支持刪卷者,較多人會提及:「全世界沒有一個國家的國民,是需要考察自己母語的聆聽和說話的能力。」

首先,我無法確定這種說法的真偽,但用「全世界」一詞,可信性相對較低,歡迎各位就此指正。

其次,這不是一個具說服力的論點。就像「全世界都是用簡體中文,為什麼台港澳還要用正體中文?」之說,假如我們信服「別人沒有這樣做,因此我們這樣做是錯誤的」,那香港大概早就不必爭取民主了,因為中國大陸有數億人說我們不對呢。

再者,母語使用者是否必然具備足夠的聆聽和說話能力?近日政府官員這麼多記者會,他們都是母語使用者,要怎麼形容他們呢 — — ERrrrrrr…i can’t find the right word — — 應該是令說者和聽者「壽終正寢」、「玉石俱焚」的折磨吧。

Image source:on.cc

三、聆聽和說話訓練,無助提升中文能力

什麼叫做「中文能力」?這當真是人人一百把口一百個真相了。有說不該以「工具性」為主,中文教育並非「職前培訓」,要提升「中國文學和中華文化」的認知云云,自有道理。但讓我們回到教育局的說法,回到他們對教育的理念和目標,彼此了解方能真誠對話。

細看諮詢文件,它的立論相當宏大,前言其中一節「年輕一代今後應具備的二十一世紀素質」,報告提及專責小組考察了「外國勢力」的國際教育標準和理想,就此歸納出「九大共通能力」,包括「基礎能力下的溝通能力」、「思考能力下的明辨性思考能力」和「協作能力」,以上三大能力,都和聆聽、說話息息相關。而按2016年香港人口普查,慣用粵語溝通者佔95%,相對英文53%和普通話的48%,母語的「溝通能力」,以及與其相連的「協作能力」在當今社會極為重要。

「思考能力下的明辨性思考能力」,正所謂「真理愈辯愈明」,這是一個理想,多少表明了思考和語言能力息息相關。因為,能否把話真確地告知別人,反映了頭腦清晰的程度。

中文科的「說話訓練」,許多人都曾戲言:「喂,真係講嘢點會咁講呀?」其實何曾有一個考試能完全和現實的變化多端相契合?說話考試只能架空建構一個語境,讓大家在確實按照同一題目,尊重彼此努力達成共識的前提上,練習說話技巧,訓練思考、溝通和協作能力。做法不完美,但可接受,要改善,而非一刀刪卷了事。

至於「聆聽訓練」,教育局有兩篇文章寫得精彩,可供參考。

香港中文大學教育學院劉潔玲教授〈從聆聽能力結構論聆聽教學的實施〉,從中西學者的理論模型出發,指出聆聽能力分為接收(感知)、記憶、理解(解釋)、評價和回應五項主要能力,其中教學「訓練學生的專心聆聽」、「培養學生良好的聆聽態度」、分清對話內容的意義、理解不同語境中的句子意義,以至「分清說話中的事實、觀點和推論」,都是「聆聽訓練」注重的部份。

香港中文大學教育學院教學實習辦事處主任區婉儀〈由聽說能力至話語能力〉:「現代社會資訊發達,人與人之間的交流更趨頻繁。在運用言語交流思想感情時,書面語的使用雖然佔有很大的比重,但口語的使用率卻是最高的,運用量亦是最大,成為現今最便捷的一種傳遞方式。隨著口語的地位和作用日趨重要,良好的聽說能力已成為不可或缺的基本素養:聽得真切,說得清楚,才可適應時代的需要。」此言確是切中當今時代的社會狀況。

科技發達,網路時代,人人都是低頭族,日常生活之中,我們能夠親身面對面的對話和聆聽機會變少。但「年輕一代今後應具備的二十一世紀素質」協作、溝通的能力依然極其重要,因為無論是在抗爭街頭,是在工作職場,是在戀人絮語,我們都無法迴避對話和聆聽,而唯其二者,方是真誠溝通之基礎。

語言學一早告訴了我們,語言本質是溝通交流的工具,這種言說訓練,在二十一世紀尤為重要和可貴。

子華曰:「做咩呀?做咩大家買串魚蛋(一樣)咁多錢,佢串魚蛋多我兩粒㗎?我唔要你比番兩粒我,我要你攞走佢果兩粒!大家少兩粒,咁就公平呀!」

四、對內向學生不公平論

我和朋友談起刪改中文說話卷,講到有人提出「內向學生不擅說話」為理據,支持刪卷,以免不公。

朋友對我說:「我寫字好慢,可唔可以刪埋寫作卷佢,咁係咪先對我公平先?」

一時之間我語窒了。Well,因為像我這一種文科仔,我只想到希望能夠刪走萬惡的數學卷。

Image source:《香港01》

五、刪去課程,不會引致廢粵推普

又有一說,指反對聲音因《香港01》而起,居心叵測,背後似是有不可告人的陰謀。就我觀察,《香港01》時藍時黃,最藍的「01觀點」早於2019年4月,以〈聆聽、說話兩卷應革除 中文科改革不宜再拖〉為題,極力建議刪去這兩份考卷。

中文科的專訪,看起來反像前線記者對高層編輯另一條線的抗爭。皆因之後「01觀點」再出一文〈中文科擬取消聽說兩卷 何以引發「消滅粵語」之慮?〉回應,指刪卷絕對和「普教中」無關,諸君不必過慮。

前考評局秘書長唐創時2017年曾在離任前建議修改課程方向:「以內地為例,中文科考核只有閱讀理解及寫作,最盡的情況會否不用考聆聽與口試等。」

其實,從334制學制推行之始,政府高言要「國際化」,但大家心知肚明政府口中的「國際化」即是「中國化」,改制不過方便了兩地學制接軌。中文科既和中國大陸學制不一,最好當然是完全同步,方便接軌,說了多年的「聽、說、讀、寫」,自可割蓆不理。或者先刪後改,以中國大陸的「國家語委普通話水平測試」取而代之,到時候不止大學必修普通話,連中學也一樣上行下效,可能連大學門檻也要通過普通話公開試,威迫利誘,弱勢學生唯有屈服。

中文說話及聆聽卷,本來可自由選擇以粵語或普通話考試,刪去確是沒有直接引致「廢粵推普」。但以目前政治大局而論,這次的改革會否有骨牌效應,善意的想法被專制獨裁政府所利用,成為間接「廢粵推普」的其中一步,細思極恐,值得我們警惕。

五夜講場「歷史係咁話」比較冷門,相當高質的節目,尤喜歡今集標題,推薦大家專心睇哂成集。

結論:挺粵落英不普通,齊齊吹雞反刪改

香港教育局發佈諮詢文件,本意是希望能在公眾諮詢期廣納不同意見,「兼聽則明,偏聽則暗」,呼籲大家寫信反映想法,本是香港公民權利,何能以「亂吹雞」批評之?

加上,教育政策本來直接關係到所有的香港人,因為我們既曾受過香港教育,未來下一代的子女亦將如此。大家確有義務、責任監察教育課程的相關議題,就此各抒己見,在一切都已經太遲之前發聲。

有人提議、起草了信件內容,一式一樣,但我認為還是自己寫的比較恰當,就算只有幾百字都沒關係,重點仍是自己閱讀後經過獨立思考,表達意見。別人的論點,也可參酌,像墳場新聞總編輯早於8月15號歸納了四點:

Image source:Cemetery News 墳場新聞

「後殖民主義」理論的先驅者,法儂(Frantz Fanon,1925–1961)對殖民者政治操弄語言了解很深,曾說出一番顯淺易懂的道理:「殖民者由於掌握殖民地的主導地位,必然將他們的母語列作殖民地的官方語言,使被殖民者或為前途著想,或因面對外界感到自卑,只好努力學習此一官方語言。但是這種情況帶來嚴重後果,即被殖民者漸漸忘記、忽視自己本身的語言,以至鄙視,最終放棄自己的文化和傳統價值。」

香港政府無視人民「五大訴求」,直言誓不答應,操縱警隊蓄意謀殺市民,放任黑社會恐怖襲擊,如今又豈能輕信政府的政策?此時此刻,斷非改革良時。在此,我希望大家都能寫信予課程專責小組表達意見,反對刪改中文兩卷。

最後,誠如楊天帥之言,「廣東話未必要上堂學,落抗爭現場一轉就知」。教育制度之外,真正令粵語在香港依然強勢,不可忽視的是我們深愛香港,力撐本地粵語的文化,光復香港,時代革命,戰場無所不在,我哋齊上齊落。

taskforce_cur@edb.gov.hk——大家一齊吹雞寫信喇喂!
Posted in 中文考試, 普教中Tags:
Previous
All posts
Next

Write a comment

齊撐廣東話

KongHub 由海外港人獨立營運,與任何香港居民或政治組織並無關連,旨在於香港海外推廣港語文化,關注香港文化及語言前途。

Useful links

© 2023 KongHub.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