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普考試】曾稱大學是社會縮影 錢大康:不應阻政治入校園
浸會大學校長錢大康以違反學生操守守則為由,勒令兩名參與佔領語文中心的學生停學,包括學生會會長劉子頎及「港語學」召集人、中醫五年級生陳樂行。年輕時赴美升學,親歷70年代美國反戰運動的錢大康,在出任浸大校長之初,曾讚賞學生挑戰權威的精神,「不管你是校長還是總統。被challenge(挑戰)的人會覺得有多元聲音能夠讓觀點越辯越明」。
錢大康上任浸大校長初期接受《信報財經月刊》專訪,他指自己受西方教育影響很大。他指亞洲社會奉行儒家思想,講究尊師重道和面子,甚少公開批評,「因為被challenge的人會覺得很沒面子,而質疑者也會被視為沒禮貌」;西方則強調挑戰對與錯、事實與詭辯,「我在美國生活二十多年,早已習慣被人challenge了」。
不過,錢大康在該專訪中指出,學生可以質詢權威,為不公義發聲,但表達方式也重要。他指,在佔領運動前,學生透過遞信、遊行和示威表達訴求,但佔領後起了變化,變得較激進和急躁,武力衝擊的行為也增多。他又指,大學是社會縮影,不應刻意避免和阻止政治進入校園,「『校園不該有政治』的說法其實很naïve(天真)」。
錢大康於2015年9月出任浸大校長,當時他是唯一的校長候選人。未上任前,他與師生會面,指批評社會的不公義是大學的責任,院校也需有學術自由,並指特首兼任大學校監制是「殖民地遺物」,承諾研究廢除。由於當時只設一輪諮詢便要表決聘任,引起學生會不滿,約60名學生多次衝擊,更一度佔領會議室,終促使校方加開諮詢會。
不過,錢大康上任至今逾兩年,就廢除特首校監必然制仍未有研究結果,指已委託律師了解大學有否權力提出修改相關的《大學條例》,當收到法律意見後,會交予專責委員會討論。
在澳門出生的錢大康,在香港長大,中學畢業後負笈美國升學和工作,至1992年回港加入科技大學,由計算機科學系教授一直升至首席副校長。2010年,錢獲香港大學羅致出任首席副校長,期間經歷2011年8月18日李克強訪港,港大學生被警方粗暴打壓,以及2015年遴選副校長風波。據悉,當時錢大康有份建議由時任法律學院教授陳文敏擔任副校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