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時今日,不少人說「社會怨氣多」,有很多紛爭,有很多拗撬,更有很多衝突,需要為社會展現正能量。這個「正能量」,聽聞能解千愁,讓大家忘記煩惱,放下怨懟,表現積極,往好處想,對人多包容云云。實話實說,當下香港生活艱難,民情低落,因此在下也同意香港整個社會需要更多正能量去迎接每日的挑戰,積極地面對問題,才可以讓各種香港社會的問題從根源解決。可是坊間那麼多所謂「誘發正能量」的課程、「提升香港正能量」的機構、以及各位要「用正能量」為香港打氣加油的人,他們為香港帶來的正能量,在下看來往往是「正向未有、能量不足」。就如日前歌手鄧紫棋在訪問中為特首打氣的那段話,其表現正是這種曖昧狀態中的表表者。而展現這種不鹹不淡的正能量之人,在下斗膽稱這些人為「正能樣」。
首先,此字要一作消歧意。「正能樣」的「能」和「樣」字發音都要準,「能」字讀作「能力」的「能」,「樣」字讀「讓」。參考藝人林海峰之定義,詞語的意思仍是仍是指有正能量之人,其反義為「負能樣」。在此我要為此詞語提升多一層意思,就是用以形容純粹為放正能量而放的人。由於他們以為自己表現得充滿正能量,便能使正能量得到廣泛接收,覺得發放正能量是簡單如吃菜的事,沒有仔細研究如何盡量使正能量發揮到極致,所以散發之正能量只流於表面,未能真正將正能量幅射於其四周,打入負能量的根源,最後留下的只有一個發放正能量的樣子。
其實只要仔細留意,「正能樣」引發正能量的層次,很多時因為對對象和事物的了解不深,但又要展現出看來很「正能量」的樣子,只停留在講內容空洞的鼓勵說話、要人家改變心態就能「信者得救」、要珍惜能「活在當下」的恩喜、叫別人及自己一起展現陽光笑容、讓大家買旗賣旗做義工等表皮級數的動作,往往對增加正能量徒勞無功,變成如魯迅中阿Q的「精神勝利法」一樣毫無實際建樹。當中走火入魔者甚至為了達到看來正能量「爆棚」的目的,毫無同理心地要人家把將苦難當作恩典,或者叫人家放下價值對錯,「讓時間沖淡一切」,使事件的責任不了了之,糊里糊塗地使「正能量」跟「指鹿為馬」掛勾,除了扭曲了「正能量」之義意,也使要接受「正能量」的人得不到有建設的幫助,長遠誘發更多負能量。
大家之所以要發放「正能量」,目的是要引發正念,導以正向。要真真正正展現有作為的「正能量」,除了要時刻準備,未雨綢繆,休養生息,整裝待發,就如專業的歌手一樣要長時間背歌練氣養聲帶一樣。更要對耐心細膩地感受、了解周遭的事物的發生,勾勒整件事物的原形,知悉當中虛實,才能有深度地把正能量打進對象和事物的中心,引發大家真切地反省思考,引導正向,改變形勢。當現狀得到改善,社會自能減少怨氣,而不是有理無理,信口開河一番,再堆出一個看來很親切的笑容,就以為可以化解所有問題。這種正能量,很廉價,也浪費大家的精神和時間,徒然滋長更多的怨氣。